
裱褙是中国字画的一种特有的装饰技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米家船”是一家创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今有150年店史的裱褙店。“米家船”的创始人姓林,人称金师,当时家住南后街的清末著名书法家何振岱送字来裱,他被金师高超的裱褙技艺所折服。传说北宋书法家米芾喜乘舟船游览山川,舟泊到哪,就在哪边即兴挥毫写字作画,故此有“米家书画满河滩”的感叹传遍后人。源依此典故挥笔提了“米家船”的店名,赠与金师。
“米家船”拆裱损、霉、黄旧字画更有特色,其拆裱工序为:拆裱前先在工作台上铺上一张与原画大小相等的宣纸,把画放在上面,喷水软化并刷平,对裂开破损部位,进行拼接后,翻转180°,刷平;经过一定时间后搓、拆,留下画身,背后刷上浆糊进行修补空缺部分,然后托上一层宣纸,贴上木板,进行定型干燥后,再把画拆下来,进行以下12道工序:托画心;裁画四周;配料;画心贴起线;封边或摺边;贴上下披轴纸;复裱宣纸;复裱定型;剪去封边;打腊;装轴;检验。“米家船”裱褙了不少字画,更拆裱了许多破损、霉、黄、旧古字画,对古字画文物的保护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