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特产 闽江里的白刀鱼

闽江里的白刀鱼

广告位

杜甫在《峡隘》一诗中写道“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诗中“白鱼”,就是白刀鱼,可见这鱼早负盛名了。龙祥岛河里常见这种鱼,也许它长着一身雪白的银鳞,和长着像短剑般的外形,当地人俗称“白刀鱼”,而它的学名并不俗,近在闽江的叫翘嘴红鲌;远在长江的叫长颌鲚或刀鲚、毛鲚。这种鱼眼珠大且突,嘴部尖尖向上翘起,有的地方称为“翘嘴白”。白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与乌龙江中的田鱼、呆鱼并称为龙祥岛三鲜。  

别小看白刀鱼,在福州民间,它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作为中国四大家鱼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也许,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福州民间就有盛传着关于白刀鱼的两个神话传说。其一,白刀鱼与福州古代女神陈靖姑扯上了关系——话说当年陈靖姑在一次施法祈雨时,由于全神贯注,头上一支白银簪不慎掉入江中,便化成了白刀鱼,潜入水中繁殖。从此,福州人多了一道河鲜美味;其二,说的是古代乌龙江峡兜渡口,江面疾水呼啸,白浪掀天,其险无比,时有发生翻船人亡事故,过渡旅客无不感到胆战心惊。在那个时代,人们认知能力有限,便说是因为千年白刀鱼,在浮礁磹底修炼成精,经常兴风作浪,搅得乌龙江风浪滔天。还有诗云:“漫言闽海三千岛,休论延津百二滩。怎及乌龙咫尺险,行人未渡胆先寒。”于是,当时的过渡船客转向五虎山下的河口和肖家道渡口,从今天龙祥岛江面过渡抵达福州。传说中,后来那白刀鱼精被神仙张天师收伏了,江面才恢复了正常。

白刀鱼是乌龙江中特有鱼类,每年农历二、三月份从闽江下游溯流而上,到水流平缓的上游江段产卵繁殖。到了夏秋季节,白刀鱼便从闽江上游的各个支流游到龙祥岛一带觅食小虾、流蜞等水上生物,便形成了鱼汛,这时在乌龙江中白刀鱼随处可见,是一年中最多的时节。

乌龙江自古盛产白刀鱼。在龙祥岛的北面螺江和南面的淘江,还有东面的东峡江,蓝天绿水,碧波荡漾,鸥鹭点点,渔船漫江,美丽极了。江面上的一艘艘缓缓倒退而行的渔船,像梭子一样在水波中穿行,渔民站在船头向江面撒下一绺绺绫仔网,然后悠闲地守着顺流而飘的水下网。渔民们这样往复捕捞一个半天,一般可捕获十几二十斤鱼。

白刀鱼是乌龙江里的特色鱼种,它喜欢在纯净水质中活动,蟹山、塔礁一带水草丰美,水质纯净,所以这种鱼长得厚背薄皮,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营养价值高;同时,这种鱼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一书中对它的药用功效评价颇高:“可治肝气不足,补肝明目,血助脉”。因此白刀鱼是倍受周边村民喜欢的一道佳肴,也是能满足城里食客舌尖之福的“第一野味”。  

白刀鱼是福州人宴席和餐桌上常见的河鲜美食,食用方法有多种。乌龙江的天然白刀鱼,肉丰且白,细嫰香甜,入口即化,鱼刺也少,因此清蒸是首选。尤其是刚出水的白刀鱼,用清蒸能最大程度地锁住其鲜味,再用老酒配以姜片蒸熟,葱油炸香,能激出白刀的奇鲜味来。白刀鱼还有家炖、滑汤等做法。厨师们制作这道美味最是拿手,他们还不断推陈出新,发明的做法,有一种叫“香煎白刀”,外皮酥脆香口,鱼肉鲜嫩白皙,辅以新鲜芦笋,蘸以生抽调味汁和柠檬汁,去腥提味,特别受到怕腥的“白刀客”欢迎。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