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竹山风光以石竹寺为中心,从东张水库管理局东侧走石磴上山,全程1400级台阶,8座凉亭,步行约半个多小时可至石竹寺。该寺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寺后群峰嵯峨,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
寺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初名“灵宝观”。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时,因周围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现寺院内建有九仙阁、玉皇阁(天君殿)、土地厅、观音大士殿、紫云楼、玉皇行宫、大悲殿等。石竹寺道教为主,道释儒三教长期共存、和睦相处。石竹寺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刹,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于泰昌元年(1602年)六月初夏游仙游九鲤湖之后,到石竹山探胜。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石竹山,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
何氏九仙成为石竹山最具地方特色的信仰。相传相传汉代福州太守何任侠的九个儿子在福州于山修行炼丹,何氏九兄弟得道成仙后,云游天下救济百姓,其间住过石竹山,并显现神通,托梦给世人,为世人消灾赐福。故福清民间有“春祈石竹梦,冬求九鲤签”的谚语。
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许多奇、绝之处,主要有“一梦(祈梦)、一签(抽签)、一春(接春)、一愿(许愿)、一生辰(元辰保护神)。接春也就是迎接春神、春王。石竹山自古就被奉为行春之治所。每年的立春这一天,数以万计的信徒来到石竹山,手擎香烛,虔诚地跪拜上山,那时香烟升腾,烛光映天,漫山遍野,人山人海,香客蜿蜒成一条火龙,形成了非常壮观的一道人文景观。还有财神诞、玉皇诞、仙君诞、正月十五元宵节、七巧节、中元节、除夕等,都会把石竹山妆扮得热闹非凡。
“祈梦”是石竹山宗教文化一大特色,素有“中华梦乡”之称。“祈梦”在宋明时期就已经形成,是九仙信仰的主要表现。人们在供奉九仙的楼阁中,一时入睡,如果见到梦境,就根据梦的场景来分析判断事物成否或者人事吉凶。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白日作梦”。而直至今日,追求幸福的人们,还是从各地来到这里,祈求做一个好梦,预见人生的美好前景。
据传,明代重兴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的外护,福清籍人叶向高,在年轻时也来这里祈梦。他梦到自己腰间绑上了标志宰相身份的白玉带,预见到了将来荣华的前程。晩年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春,从明朝内阁首辅退休后的叶向高再登石竹山,回想年轻时的这段祈梦经历,写下了以下一首咏怀诗。此诗石刻现存于石竹山上妙玄洞,诗文如下:
嶙峋石竹插青霄,病起欢从胜友招。
萝径曲穿云外洞,松门斜接涧边桥。
苍崖月冷仙坛静,碧海天空鹤驭遥。
一自名山传梦后,只今玉带愧横腰。
石奇洞幽,山青竹秀,美不胜收。山下石竹湖,其绿如蓝,其明似镜,湖中一翠绿小岛,似鲤鱼闲游。登石竹仙山,临石峰竹雨;乘款款缆车,赞湖山一色;进仙宫殿群阁,祈九仙之梦,看桃园世界,睹巨鲤风彩;阅先贤遗迹,悟人生奥妙,可谓其乐无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