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文武砂海域十七孔围垦堤坝的东北隅,有一处傲岸独立的礁岛——“王母礁”。礁上有两块天然巨石耸立如帆,地方文献记载为“双帆石”,俗称“铁锤铁铛”,故“王母礁”又称“双帆礁”。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赵氏政权南迁福州,宋度宗淑妃杨氏临朝垂帘听政,辅佐幼子益王赵昰,即为端宗。不久,元兵大举进逼福建,杨太后再次携子偕大臣陆秀夫、张世杰等渡海南下广东,船队曾在王母礁停泊避风。后人为了纪念杨淑妃的护主功德,在礁岛立庙祭祀,称此庙为王母庙,而王母礁亦因此而得名。当地历代渔民在出海捕鱼之前,虔诚地顶礼膜拜,祈求“王母”庇佑平安与吉祥。
此外,王母礁上还尚留600余年的妈祖神龛,供奉着一尊装饰华丽的妈祖金身。在礁岛的最高处,伫立着一座高达8米的妈祖石雕巨像。王母礁怪石嶙峋,引人入胜,与下沙海滨度假村的“云母礁”遥相对峙海中。明朝兵部侍郎陈省曾游览于此,作诗赞曰:“海中有二礁,隐隐双柱峙;王母与云母,呼名良有以;海汐可坦行,潮来四临水“。
涨潮时,“双帆石”如同一艘帆船,在湛蓝的海面上乘风破浪;但在世人的眼里更像是一对情侣,紧紧相拥。潮水一退,人们可以徒步穿过海堤登上王母礁,欣赏花岗岩被海蚀风化后而形成的各种天然景观。清晨到王母礁,还可观赏到“东海日出”与“海上生明月”的奇景。
“双帆礁”面向浩瀚大海,背面是十里海上长堤和十七孔水闸。堤坝内拥有5000多亩人工湖泊和宏伟壮观的十七孔水闸,有秀丽的淡水湖,无垠的沃野,坝外有金色的沙滩,与千米的海提交融成绝佳的风景,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双帆礁”东北侧是渔港,它十七孔长堤构成了天然避风良港。这里常年有船穿梭。每逢渔汛,沿海许多渔民云集,桅樯林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渔港景观。入夜,渔灯齐放,繁星如织,美不胜收。
在这里,每天迎来日出是渔民的微笑、发动机的轰鸣此起彼伏、夜与日交替的时光、渔民与美丽湖光山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