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静
在闽侯中南部的层峦叠嶂之中,仙龙谷宛如被岁月珍藏的绿野仙踪,以山色、溪声为经纬,织就一幅饱含禅机的山水长卷。这里千峰叠翠,万壑争流,飞瀑悬泉,移步换景,恍若武陵人误入桃花源。
仙龙谷位于闽侯县竹岐乡罗洋村际丰自然村,当地人唤作“漈头里”。600米的海拔,将都市的燥热阻隔在云海之外,独留满谷清凉。陪同的陈英水先生是个文化人,对仙龙谷了如指掌。他介绍说,仙龙谷之名源于景区内有“仙山”与“龙潭”,从中各取首字组合而成。仙山上祀奉徐、赵、薛三位仙人,留下了无数神秘的传说;而龙潭则是神龙栖息之地,每逢风雨交加之时,便能听到阵阵龙吟,为这片山谷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那天晨光初曦时,我们一行人站在仙龙谷入口,溪声从谷底悠悠传来,恰似苏东坡“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偈语在此回响。
乍入谷口,奉祀东岳大帝的泰山府在烟雾迷蒙中闪入眼帘。泰山神端坐殿中,仿佛在凝视着芸芸众生,又似在守护着这片灵山秀水。殿外香炉青烟终年不断,与山雾交织升腾,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拾级而上,沿溪边石栈道前行,三道瀑布串联起山谷灵气。首见聚宝潭瀑布白练凌空,传说此处有“聚沙成金”的神力,引得游人驻足遐想:那深不见底的潭水中,是否真藏着岁月的宝藏?瀑布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宛如散落的珍珠,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继续往深谷行进,山岚如薄纱拂面,乔木枝丫编织成天然穹顶。穿行林间,被原始次生林切碎的阳光穿透鹅掌楸的心形叶片,在青石板上洒下流动的光斑。一两只山雀振翅惊落宿雨,凉意顺着脊背滑落。几丛映山红或伫立山崖,或开在石缝间,显得异常醒目。
最震撼人心的是龙潭瀑布,未至已闻雷音。走近龙潭,瀑布自高耸的悬崖倾泻而下,巨大的落差在潭中激起数米高的水花,阳光下彩虹隐约可见。站在瀑布之下,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水汽与磅礴的力量,方才懂得何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行至第三道瀑布,状元桥在望。水流忽然变得温柔婉约起来,我美其名曰“孔雀瀑布”。站在瀑底,溪水清唱渐成乐章。起初,只是幽涧深处隐约的弦音,转过几重蕨类垂帘,忽见银练当空。这“孔雀瀑”原是山体被岁月剖开的横截面,水流自十多米高的崖顶纵身跃下,却在半空被嶙峋怪石撕扯成万千珠玉。瀑布落入深潭时,涟漪层层晕染,恰似孔雀开屏的尾羽。水雾氤氲处,几株老松斜逸而出,枝干上垂挂着毛茸茸的松萝,恍若仙人遗落的拂尘。
过了孔雀潭,溯溪而行,水的形态愈发灵动。碧绿的潭水如翡翠般澄澈,潭边布满青苔的岩石,仿佛是岁月镌刻的经文。伸手触碰清凉的潭水,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让人顿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清净境界。潭中的鱼儿悠然自得地游弋,偶尔泛起的涟漪打破水面的平静,又迅疾恢复如初,如同人生的起伏,终究会回归平静。
横跨溪流的状元桥,虽说新修不久,不知它是否承载着往昔学子的青云之志。桥上风车长廊随风转动,发出清脆声响。桥畔“胸有成竹”的奇景——栲树洞中生发的翠竹,更是大自然演绎的生命奇迹,困境中亦能孕育新生。状元桥连接着两岸的青山,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而那棵从树洞中生长出的翠竹,更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走过状元桥,日升亭与凤来亭点缀山间。日升亭坐落在翠绿竹林旁,“日升亭”是否取《周易·系辞》“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之意?不得而知,然晨光中金辉满亭确是美景;凤来亭竹构精巧,视野极佳,于此烹雪煮茶,可观竹林如绿浪接天。亭畔荷池夏日芙蕖映日,暗合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每到夏季,荷花绽放,粉荷映绿,清香四溢,令人仿若置身江南水乡。
坐在凤来亭品茗,看着远处的山峦与天空相接,听着微风拂过竹林的声音,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谈及仙龙谷的蜕变,就不得不提景区创始人邓宇忠。这位从深山走出的罗洋村人,16岁学竹编、干农活、开着拖拉机运货,20岁开始创业,从竹编厂到贸易公司。2009年,他毅然返乡,与胞弟邓诗光携手罗洋村“两委”,将儿时记忆中荒芜的山谷,打造成如今的世外桃源。“仙龙谷最适合夏秋两季游玩,夏季比福州低五六度,秋天枫林如火。”邓宇忠言语间满是自豪。这份成就背后,是游子对故土的深情。
仙龙谷离城不远,距福州仅60公里。这里天然植被广阔,保存着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景区内以常绿阔叶原始次森林、瀑布峡谷景观为特色,将自然山水特色与当地仙山道教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使景区更富有文化内涵。清澈的溪水,郁郁葱葱的山林,还有那些隐藏在山谷间的小瀑布,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处都是惊喜。而当夜幕降临,游客可入住民宿、农庄,在虫鸣声与山间微风相伴下入眠;待到晨钟破晓,仙山金字塔般的轮廓渐显,仙君庙檐角挑破云霞,正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境。清晨在鸟儿的歌声中苏醒,推开窗便是满眼绿意,呼吸间尽是天然氧吧的馈赠。
古语有云:“登山忘忧,窥谷忘利”。来仙龙谷可去仙山登高,与神仙对话;到龙潭溪水,观飞瀑,闲坐来凤亭中品茶静心,享受一日神仙逍遥时光。邓宇忠指着远处说,仙龙谷的最高峰仙山,海拔近千米,远望就像一座金字塔,山上建有仙君庙,游客可在此观日出日落,赏云卷云舒。
喝完茶,继续沿着山路前行。不远处几座农家小院错落分布山间,白墙黑瓦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院内蔬菜果树繁茂,丰收时节果实累累。在这里,能品尝到土鸡土鸭、新鲜时蔬等地道农家美食,感受的不仅是地道的农家风味,更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在。
伫立山道转角处,回望幽深山谷,飞瀑仍在暗处奔流,水珠飞溅。正如刘禹锡《陋室铭》所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龙谷“有仙有龙”,静待人们踏入这片绿野仙踪,在山色溪声中聆听自然梵音,于山水画卷里寻得心灵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