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玉屏山庄

玉屏山庄

广告位

仓山有一座园林,别有一番“花木翳如,房栊疏爽”的景致。不仅如此,里面还曾有一座收藏数万卷珍贵典籍的藏书楼,氤氲着书卷气韵,连严复都为之着迷,前来暂住。它便是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阳岐下村的玉屏山庄。

玉屏山庄建成于同治初年,在清末民初是福州有名的私家园林建筑群,占地1万多平方米,规模宏伟,布局典雅别致,建筑精巧,为福州罕见的山庄建筑。院落傍依玉屏山丘而建,故名玉屏山庄。山庄青砖高墙,巨石框护,那泛着灰调的墙色是潺潺岁月的见证,也是文化延绵的庄重。

一进院墙,便看到巨型条石铺设的天井,即使历经百年,至今仍然严丝合缝,极为平整。天井中花木盆景错落有致,全木结构的厅堂厢房用材考究,布局匀称巧妙,精巧典雅。木材上的雕刻技艺更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厅堂内,斗拱、梁枋、隔扇、门窗上的雕花华丽精细,构成了一幅幅极具中国意韵的画。

穿过厅堂,后院也别有洞天。虽然满园的华丽被杂草灌木丛的葱茏替代,但从零落的假山、曲径,依稀可辨昔日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曾经稚嫩的树木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土壤扎根,长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魁梧遒劲的树干淹没于杂草丛中,陪山庄度过悠悠岁月。玉屏山庄闻名于园林的峥嵘轩峻、水石清华,也在于它诗料丰富,文学活动一度繁盛,是极具文采风流的文人建筑。

玉屏山庄庄主叶大庄,乃是清代邳州知州,也是福州有名的诗人、藏书家、文学家,亦是严复的同乡好友。他传承家学,广泛藏书,使玉屏山庄的藏书量达到顶峰,藏书达5万卷之多。如今,当年远近闻名的藏书楼已无从寻觅,其中珍藏的大量典籍也不知下落。

阔别故乡多年,严复与叶大庄共同返乡,严复在山庄暂住。藏书楼里浩如烟海的珍贵典籍深深吸引着严复,让严复流连忘返。1898年后,叶氏家族开始家道中落,叶大庄后人将房屋、花园等逐渐卖给一些经商人家,玉屏山庄也随之数易其主。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买去。叶大庄和严复是同乡兼好友。严复在世时很喜欢玉屏山庄,有一年,他与叶大庄一起回老家阳岐村,因祖居人多住不下,就曾借住玉屏山庄。叶大庄病逝后,1918年年底,严复为三子严叔夏订婚,还向叶家买下了玉屏山庄的一些房子。1919年元旦,严叔夏与台湾巨富家族的林慕兰小姐结婚,洞房设在左厢房,因新娘陪嫁太多放不下,还将前后厢房打通。严复在玉屏山庄亲自为儿子操办婚事。

“山庄半作书画舫,玉屏山色中流悬”,在叶大庄的主导下,这里还一度成为文人墨客唱酬的风流之地。百年前,多少文人墨客在此举杯共饮,共赴一场诗词歌赋的盛宴。他们以诗会友,和着绮丽的山水,美酒佳酿作陪,酣畅淋漓,成就了一段段文坛佳话。

文学活动随着叶大庄的离世日渐沉寂,文人因他而聚,也因他散。须臾百年,玉屏山庄的文学盛宴曲终人散,当年举世闻名的藏书楼也已无处寻觅,但从流传的文献著作依稀可知玉屏山庄鼎盛时期的辉煌。

建筑之美在于表,更在其心。玉屏山庄承载着阳岐的厚重历史,是近代福州村落文化的代表,也是研究福州滨江山水古村落的典型样本。1983年,玉屏山庄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便山庄不复从前的峥嵘轩峻,但在此孕育而生的文学盛世已牢牢地定格于史乘驿畔,被世人铭记。

在城市的热浪中,人们对老建筑的记忆日渐淡薄,也逐渐遗忘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陈旧斑驳的建筑背后,是一个个静待我们探寻的故事。不妨趁着春日正好,漫步在时光的角落,在看得见的建筑里挖掘看不见的故事,感受悠悠古韵。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