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非遗·手艺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

广告位

“老天华”最早的创始人是清朝的王仕全。自幼酷爱音乐的王仕全自学各种民间乐器的演奏,演奏之余又开始专研乐器的制作。嘉庆六年(1801年),王仕全在福州市台江区洋头口创办乐铺,名为“天华斋乐铺”。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钻研,“老天华”的乐器在清末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各项评选,获得了金银奖等大量荣誉,自此“老天华”字号名扬海外,传承至今。

清末民初,“天华斋”乐器在第三代传人王右孙经营下达到了一个高峰,工艺水平得到了提高,成为国内大名鼎鼎的乐铺。“天华斋”乐器走红后,王家也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不少人开始靠科举入仕,乐器制作靠一批学徒工维持,但关键工序还是由王家把关。改革开放后由第五代传承人王道辉再创“老天华乐器制作坊”。

乐行至今仍然沿袭手工制作的传统,主要的原材料有上等红木、黄杨木、梧桐木等木料需经多年存放达到自然干燥,按乐器不同要求择优量材取用。为保证有合适的音色,音域和音阶,乐器成品后要反复调试,直至音色达到最佳。“老天华”制作的乐器发音准确,富有表现力,可适用于各类演奏场合,满足不同演奏者的需求。

老天华琴行主要制作南胡(二胡)、月琴、板胡、椰胡、京胡、七弦、琴、琵琶、瑟、箫、笛、笙等民族乐器,老天华制作的十番乐器如椰胡,声音粗犷、响亮;逗管音色宏亮、高亢;云锣(十面锣)音准可调;狼串改为蟒蛇皮面,音色大为改进。这些十番乐器即使在旷野演奏,很远仍能听见。

老天华民族乐器广泛应用于福建民间戏剧、曲艺,极大地提高了其舞台质量和欣赏价值,尤其是梅胡音色柔美、明亮,在闽剧中起带腔作用,缺一不可。

乐师,以心奏曲;器匠,以心制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骏峦缀之以流云,落霞伴之以惊鸿。

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