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天时地利的相遇,当亚热带季风温润地环绕古田,这一方静美的鱼米之乡。青葱的糯稻开始茁壮生长,红曲菌种悄然繁衍生息,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让古田红曲千年弥香。
古田红曲,有库曲、轻曲、色曲之分,可用于酿酒酿醋,制作豆腐乳、火腿肠,为酱鱼酱肉添加色素,还可以用于制作口红等。同时,它又是一方良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红曲有“消食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并称之为“奇药”。而在现代医学中,红曲中的洛伐他汀可应用于降血糖、血脂,预防心血管病等。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朝中后期,古田先人已经掌握了培养、提纯红曲霉技术,然后把这种真菌培植在一种叫“降来”的籼米上发酵而成红曲米。明清时期,官府还以减免税收的办法,鼓励民间制曲。在官府的推动下,古田出现了“千村制曲”的盛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田红曲作为闽派红曲的代表,被誉为“福曲”,热销全国。明朝《八闽通志 》记载:“红曲出古田县,转鬻四方。直到明朝后期,红曲仍只有古田县能生产,万历《古田县志》载,红曲“唯古田能造,远方、闽中皆用之”。
清乾隆版《古田县志》中记载:古田地瘠民贫,岁岁收米制曲,易银完粮原米有税。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中也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的记载。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先是流传于民间,由农家自制,后来逐步发展成小作坊生产的形式。1915年,古田商帮在福州建立“古田会馆”,组成“红曲帮”,将古田红曲销往世界各地。
红曲产品分为三种:库曲、轻曲、色曲。制红曲一般要求大米是单季稻为好,蒸熟后有弹性且不粘,在制红曲过程中吸收水份较小,对操作和控制品温方面都比较容易。曲种必须每年复壮、分离培育,选择强壮的菌种。陈醋酸度应达7至9度,酯、香等应达优质标准。配比为大米50公斤、混合菌浆1.5公斤、曲醋0.5公斤。制作红曲要经过大米洗浸、沥干、蒸饭、接种、入池保温、翻堆、第一水发酵、第二水发酵、第三水发酵、断水后期发酵这些生产工艺流程。总共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有制曲师精益求精的匠心制作,最后才能形成一颗颗饱满的“朱丹”。从古代的土窑制曲,到当代的曲房通风制曲,直至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坚守中,古田红曲技艺得以传承,并不断改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