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

广告位

朱秀坤

夕阳西下,正在古镇老街上散步的我,遇见了一位坐在老厝门口忙活的老者。他手里打磨着一个木盆,时而用刨刀轻轻地在盆口推两下,时而拿砂纸来回擦拭几下盆的表面。老者全神贯注,顾不得市井繁华,游人如织,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劳作中。我实在好奇,便走近仔细观察,这才看到地上还摆着不少工具,槽刨、梭具、里口刨、曲线锯……可谓是样样俱全。

直到听到我的招呼声,老者像是从自己的世界里惊醒过来,愣了一下,才抬头回应我。之后攀谈中,老者告诉我,他干木工活已经六十多年了,年轻时还曾拜师学艺,只是后来师傅和师兄弟们都不在了,过去收的不少徒弟们也大多改行,镇上现在就剩他一个木匠。虽然儿子女儿常劝他别再做木工,太辛苦,但老者说自己实在闲不住,每次有人请他帮忙做木工活,他都会一口答应。

我好奇现在还有人爱用手工制作的木工物件吗?老者乐呵呵地回答说:“多着呢,我都忙不过来。”他指了指老厝的院子,我转头一瞧,发现那里摆着不少已经做好的木桶、木盆,还堆着一些木锅盖、木碗和木饭甑。老者对这些物件如数家珍,很高兴地对我说,别看他手工做得慢,但是这些木制物件就算用了二十年,也不会坏。

被反复使用的工具、堆在地上的刨花以及放满院子的木制物件,构成了老木匠的日常。他日复一日地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打磨着木料,这份用心与执着,让我心生敬佩。能一辈子执着于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不求闻达,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一心一意打造让顾客满意的货物,我想,这就是匠心。

中国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当,只要做好,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与尊重。小时候,我就很崇拜木匠,因为一堆普通的木料,经过他们的双手处理,或锯或钉或刨或凿,不仅可以造出亭台楼阁、飞檐翘脊,也能打出精美的橱柜、结实的桌椅、镂空的门扇,还能雕刻出鸟兽虫鱼以及人物形象。默默无闻的铁匠同样让人钦佩,他们手持铁锤一顿敲敲敲打打,一把把镰刀、锄头、铲锹、犁铧就出现了,多么神奇。还有裁缝、窑工、篾匠、皮匠、钟表匠……各行业各的匠人,以技养身,以心养技,对所制的物件精雕细琢,力求让每一件器物都能兼具美感与实用性,既不负自己的手艺,也不负顾客的期盼。

哪怕在岁月变迁中,一些老行当已经渐渐少见,但从事这些行当的匠人们仍像那位老木匠一样,独自坚守着,从未放弃。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下,我想更该学习老木匠沉下心专注一事的态度,不被外界干扰,重拾那份对技艺、对工作的热爱,或许才不会让浮躁荒芜了精神家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