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非遗·手艺 时光里的修鞋匠

时光里的修鞋匠

广告位

徐玉向

记忆深处,在乡下赶集的日子总似一坛尘封的佳酿,一旦开启,那质朴醇厚的烟火气便氤氲开来,肆意弥漫在心田。而那位修鞋匠,宛如酒中沉淀的一抹馥郁陈香,在岁月流转间,愈发清晰,成为我乡土情怀中最难以割舍的注脚。

每逢赶集日,涌动的人潮就像一条欢腾的河流,裹挟着欢声笑语、鸡鸣犬吠,奔赴那热热闹闹的集市,而修鞋摊就摆在这个集市的边缘。

修鞋匠的摊位前,一定少不了周身遍布划痕的旧木箱。箱里摆满形形色色的鞋掌、鞋钉与线团,它们乱中有序,看起来就像一幅别具韵味的民俗拼图。一旁的手摇缝纫机,铁铸躯身黯淡却硬朗,听闻这是修鞋匠早年背上行囊、离乡闯荡,用积攒许久的血汗钱才购得的。这台手摇缝纫机跟随修鞋匠辗转多个集市,见证了无数鞋子的“重生”,也镌刻下他大半生的劳碌。

修鞋匠年纪大了,身形如一棵饱经风雨的老榕树,面庞留下岁月刻下的一道道深深的纹路。一顶洗得褪色的蓝布帽,终年被他戴在头顶,它默默与满头银丝相伴,犹如一位忠实的老友。修鞋匠的双目不大,却仿若山间幽潭,澄澈且透着山里人独有的质朴与专注。

一见顾客上门,修鞋匠就赶紧放下手中正拾掇的工具,抬手轻扶一下老花镜,随后笑着接过破损的鞋子。听顾客提出修鞋要求时,他不时用指轻轻摩挲破损的地方,好似与鞋轻声对话,探寻它一路历经的磕绊。

修鞋时,修鞋匠的动作娴熟流畅。穿针引线时,细线好像被他赋予了灵气,总会乖巧地滑过针眼;涂抹胶水时,厚度均匀适中,那是他依据多年经验拿捏精准的“度量”;晾晒角度同样恰到好处,总能契合风干的节奏,确保黏合牢固;钉鞋掌时,锤子轻敲,“叮叮当当”的声响,又好似奏响一曲明快有力的乐章。

我曾见修鞋匠将一双鞋底断裂的布鞋变得完好如初。那是一位老阿伯的鞋子,鞋帮泥泞、鞋底开绽。修鞋匠修鞋时不急不躁,先是把断裂的鞋底擦拭干净,剔除上面的泥污,再刷上胶水。稍作晾干后,他又用针线给鞋底加固,最后还补上一排整齐的缝线。待鞋修好,修鞋匠还拿一块干净的布,反复擦拭鞋面,才把鞋递给老阿伯,他认真的样子,好像交付的不是一双鞋,而是一件承载生活希望的艺术品。

寒来暑往,集市潮水般涨落,年轻人如候鸟般逐梦都市,工业化制鞋浪潮汹涌袭来,机器批量产出的鞋子摆满店铺,光鲜亮丽、价格低廉。可修鞋匠的摊前,依旧有熟稔如亲人的主顾定期光顾,或是怀旧不舍,或是信赖他的好手艺。

上次还乡,我特意寻到集市那个熟悉的角落,发现修鞋匠还在那里,只是腰背更弯了,犹如一张拉满的“岁月之弓”。当时他正专注于手中一双旧皮鞋,老花镜顺着鼻梁下滑了些许,他也顾不上推一推,眼睛几乎贴在鞋面破损处,满是沟壑的手捏着针,线在破口间进进出出,每一下都是那么的笃定。我知道,他修补的不只是鞋子,更是无数人心中那份对旧时光的眷恋与对乡土的深深守望。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