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国江
立夏吃鸡蛋,是一种民间“迎夏”的传统食俗,有说法是此时吃蛋就不会“疰夏”,也就是中医上所说,身体不会在入夏后得“苦夏”的病症。记得我岳母在世时,家里一直养着二十来只鸡,七八只鸭和三四只鹅,它们下的蛋,除了家用之外,还会被岳母带去市场上售卖。但是每到立夏前的一二十天,岳母便不再出门卖蛋,而是把各种蛋积攒下来,等到立夏前两三天,再逐一分送给邻居们。
我家有五个邻居,岳母每逢立夏就会送给每家三十只鸡蛋,十只鸭蛋和四只鹅蛋,年年如此。因为邻居家都有小孩,鹅蛋便会被孩子们拿来当玩具。当时一些邻居家也有养鸡,但养的数量较少,并且有些邻居家没有养鸭和鹅,为了都能关照到,岳母立夏时送蛋,一定会一碗水端平,从不厚此薄彼。
岳母去世以后,我的两个孩子也都在外地安家落户,很少回来。我和老伴时常外出去带外孙,家里久而久之便不再养家禽,就连猫狗也不养了。但那些熟悉的邻居家里仍然养着不少家禽,特别是邻居二哥家,见我家不再养鸭、鹅,他便养了十来只鸭,七八只鹅,因为我们两家都临河而居,水面共用,只能一家养鸭、鹅为宜。
如今一到立夏的前两天,邻居家的英子和二哥就会给我家送蛋。英子家养了鸡,但不多,每年会给我家送来二十只鸡蛋。二哥家每年都会送来三十只鸡蛋,十只鸭蛋和四只鹅蛋。那些鹅蛋个头大,虽然尝起来不如鸡蛋美味,但是仍然像过去一样,成了我外孙喜爱的小玩具。
其实,也不只是我家这些邻居在立夏时会送蛋。在我老家,送蛋亦是一种传统习俗。乡下的人家,邻居之间,过时节往往都会互通有无,哪家有什么,哪家没什么,平时都一清二楚。除非是邻里关系不和睦,才会减少往来。但是即便平时有一些小矛盾,一旦遇上大事,比如结婚生子,或是老人病故,又或是重要时节,大家仍然会先把小矛盾放一旁,相互帮忙。
送蛋其实是一件很平常且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件小事,总能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邻里间质朴而纯真的情谊,往往就从送蛋这个小细节中表现出来,让人感到亲切,温暖。这些能相处一辈子的邻居,有些甚至能相处几代人都不分离,邻居之间,就像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忙。在我看来,立夏送蛋,不仅是一剂防止疰夏的“良药”,也是一条让邻居关系更加友好、亲善与和睦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