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都在线
闽江两岸,茉莉飘香。当闽江的清风捎来第一声蝉鸣,老福州人便知道:这场夏天的盛宴帷幕渐渐拉开了。立夏,便带着万物生长的讯息悄然来临。福州人对立夏的重视,从明末清初延续至今。
老福州人对立夏节气十分重视,立夏节也是福州节俗中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联的三个节日(清明、立夏、冬至)之一。在立夏这一天举行“过节”仪式,被称为“做夏”。“做夏”的形式古今不同,古有啖李、吃笋,如今流行煮鼎边糊、煎煎饼、蒸碗糕。
立夏这一天,天刚蒙蒙亮,福州地区的主妇们便支起铁锅熬米浆,手持木铲沿鼎边一溜儿刮下,动作快得能听见风声。米浆沿着锅边徐徐流淌,形成薄而透亮的糊状,待其半熟,再与虾米、葱菜、黑木耳等食材一同煮制。那鲜香四溢的味道,瞬间唤醒了人们的味蕾,也寄托着对风调雨顺、家宅平安的祈愿。
夏饼与碗糕这对欢喜冤家总要掐架:夏饼裹着萝卜丝招摇过市,酥皮脆得能硌掉牙;碗糕腆着圆肚皮泡在糖水里,软糯得能掐出水来。依伯们端着茶缸指点江山:”夏饼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好汉,碗糕是摇着团扇的闺秀。”其实福州人心里门清——咸甜搭配,干活不累。
福州的街头巷尾,邻里之间互赠夏饼与碗糕的场景温馨而热闹。这份互赠,传递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现代社会,这种邻里间的情感纽带显得尤为珍贵。
立夏的福州,是美食的盛宴,也是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节气的变化,品味着生活的美好。岁月悠长,烟火寻常,福州的立夏,便是这烟火气中的一抹温暖亮色,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