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走路走成了任务

走路走成了任务

广告位

谢天谢地

走路,走成了任务。这个任务就像贷款买房的月供,时时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说错了,这不是月供,是日供,一天都不能少。新冠疫情期间,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戴着口罩在街头疾走。口罩随着呼吸,鼓起、陷落,鼓起、陷落……

这个任务源于20年前。彼时,刚刚跨过三十而立的门槛。因为长期上夜班,身上部分肌肉开始感受到地球引力的“深情召唤”。经过严肃认真地思考,我认识到,人的一生就是同地球引力抗争的一生——婴儿克服地球引力的牵绊,从此长大成人;哪一天向地球引力臣服,已是年老体衰。虽然思想认识如此深刻,但要转化成“反抗行动”,说实话也难,这里差一根导火线——导火线由一个对社会不满的中年人,在我所生活的城市中心的一辆公交车上引燃,血肉横飞的画面当年曾震惊了全国。而我,也完全可能乘坐这辆车。作为一名3岁儿童的父亲,当时的我断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购买了人身意外商业险,保额足够孩子18岁前生活教育一切开支;二是暂时放弃乘坐公交车,走路上下班。这一转变,不能不引人注目。别人问为什么,我回答:“一怕丧命,二怕短命。”是的,也该锻炼锻炼身体,向地球引力宣战了。

其实,这类突发事件引起的转变,一般不会持久,除非还有其他因素的加持。说来还要感谢一位长辈,听说我走路健身,她嗤之以鼻:“心血来潮!肯定坚持不了3个月!”就这样,3个月过去了,3年过去了,20年也过去了,我不得不承认,这位长辈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走路走成了任务,微信的推波助澜也至关重要。就在走路健身坚持六七年的时候,我掐指一算,3个月过去了,3年过去了,第二个3年也过去了,此时来个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了。在革命意志动摇的紧急关头,微信进入我的生活,及时挽救了我,我很快用上了微信计步的功能。显摆一下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是何等时尚啊!谁能经得起这种诱惑呢?三天两头有人竖起大拇指夸你:每天都走1万多步,太了不起啦!你心中那个得意劲啊,就别提了。这种心理,就像贪官受贿般贪得无厌——得到了,总想得到更多。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每天1万步渐渐成了生活中的一项任务。

走路的任务深深嵌入了生活,左右了生活。晚上回到家,吃了饭,虽然白天工作很累了,但是一看微信步数,还没完成任务啊。这时,就会不知不觉站起身,穿上运动鞋,义无反顾出门“补课”。周末在外喝酒,人已经东倒西歪,摸出手机一看,还差几千步呢。走路回家吧,顺便醒醒酒。节假日一个懒觉睡到中午,习惯性打开微信步数排行榜,一看就怒火中烧:“我的步数明明个位数,点赞的倒有两位数,这是什么意思?”当然心知肚明,这是调侃,也是鞭策。罢罢罢,应朋友圈强烈要求,把日行1万步的指标给完成了吧。

走路,让人有机会慢下来,有时间听听书,想想事,看看一些不曾留意过的景物:路旁开满了鲜花,树丛送来了桂香,河边飞来了白鹭,夕阳洒下了晚霞……生活平添了多少色彩,这些,皆因走路走成了任务。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