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美食 福清茶食

福清茶食

广告位

茶食,是福清一种用手工制作的传统特色小吃。这种用细面条炸成的特色面食,香、酥、脆兼备,入口即化,手有余香,是老少妇孺皆宜的美食。所幸,小吃生命力顽强。在福清宏路街道石门村,还有一家专门制作茶食的小工坊。

制作茶食是很费工夫的。茶食制作,大致需要经过8道工序:机轧面粉、搓成“油”条、“油”条过粉、面筋发酵、缠绕面筋、油锅热烰、翻滚成型。特别是面,必须在凌晨三四点时就要揉好。经过了两小时的发酵后,将已经发酵的面搓成长条状,盘到一个个专用的盆里。到了次日早晨,再将长条状面团搓成“细面”,放入油锅油炸,茶食成品才算大功告成。

刚出炉的茶食,散发着阵阵清香味,拿在手上还有余温热气,品尝起来口感极好,那是童年的味道,是古早的味道。

茶食制作手艺是从南洋那边传过来的,而且早期的茶食和现在的还不一样,以前炸的茶食是一整圈一整圈,然后圆圆的一片片堆放在箩筐上面,再挑出去销售。食客拿在手上品尝多有不便,后来就改成为现在的长条状‘8’字形。这长条状“8”字形的茶食,每根平均有20圈左右,总长超过3米,而且炸出来的茶食成品前后相接、圈圈相连,中国北方最有名的传统面食如兰州拉面、山西拉面,大概也没有这样高超的韧劲和卓越的技艺吧!

在福清本地,请人家喝茶不叫“喝茶”“饮茶”,而称“吃茶”。过去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售卖茶食、甜点的小贩,他们挑着担子往来于茶肆之间、大户人家门前,主人客人喝茶闲聊,说的是海阔天空,吃的自然少不了福清的特色小吃茶食了。

福清人“吃茶”,不仅在本地形成了一种市井文化,而且随着福清人出洋闯荡,逐渐把这种文化传到世界各地。煎茶,是福清上迳的隐元禅师明末清初时带到日本的饮茶方式。这种由茶艺、茶食、茶礼构成的日本黄檗煎茶道,至今仍然是日本民众的生活必须。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