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美食 忘不了的白丸子

忘不了的白丸子

广告位

长乐的“白丸子”,已经是书面文字的通常写法,倘若认真意译,或者直译,当是“白丸仔”。“子”、“仔”义近,但“仔”似乎更合适于这东西,更内涵有一种唯口感心觉而不能得的人情味。

长乐的白丸仔,简单到不过就是糯米和一般做饭的大米掺和磨成的浓米浆,经压干、揉搓,再手工捏成一粒粒像白粉笔头大小的颗粒,煮熟了,盛小碗,加些白砂糖,搅一搅,凉一凉,即可一小调羹一小调羹地入口。

在午睡之后,日斜之前,懒腰舒罢,无聊在际,不为填饱,只作点心。那甜,甜而不腻;那爽,爽的滋润。惬意得很。这物件,还是招待来客的上乘,寒暄才毕,话题将起,一碗端来,让主客都有个间隙,察言观色。道理在即。所以,长乐的白丸仔,是很低廉成本的却又不俗之物。白丸子在文岭农村比较普通,是村妇引为自豪的特产,它的形状像阿司匹林药片大小。但其制作、煮法,都十分讲究。

白丸子制作原料是糯米与大米,二者依一定比例掺合,浸湿、泡软后磨成浆。尔后将装白布袋里的湿浆榨干水分,再揉匀,搓成细圆长条,用手一截一截掰下来,轻轻压成扁圆状,最后摆上竹匾晾晒。白丸子制作工序比较讲究:糯米与大米的比例不同,吃时的软硬就不一样;晾晒时要先放在阴凉处晾到恰到好处,再让阳光烘干。晾晒得法,烧煮容易些,否则煮不透,尽数夹生,就算烧塌铁锅,煮沸三江也无可奈何。做白丸子一般都在夏天,早稻收割了,村民们拿出新鲜的大米进行加工。

白丸子煮法也非常讲究,不得法就会夹生,主要是烧煮时水温把握不准所致。煮白丸子的成败决定于下锅时的水温,水温太凉,入锅的白丸子迅速溃散、解体,成糨糊;水温太高入锅,白丸子不溃不散,不膨胀,外表湿一层皮,内里的夹生坚如磐石,像煮着一粒粒钢珠铁球。因此,煮白丸子的技艺,也就成了考察巧妇的要素。待锅里的水烧到锅底水珠刚刚冒出之际,抓起白丸子绕着锅边撒下去;尔后继续加热,烧开后用锅铲轻轻搅动,以便粘连的白丸子分离开;待烧开两趟水,白丸子个个白白胖胖浮出水面,其体积是原先的两倍时就可以连汤一块起锅装碗,撒上砂糖,吃起来滑溜、清香、绵软,却不粘牙。往往要在白丸子里加一只鸡蛋,滚烫的白丸子冲入蛋,碗面立马开满朵朵蛋花,黄白分明,十分好看。

白丸子,村妇们称之为小吃或点心,客人来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白丸子,品尝那绵软、清香、甜美的味道,就会感到一种浓浓的乡情。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