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雾缭绕的七境位于罗源县山区西兰乡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植茶叶闻名遐迩。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点作过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七境茶被当作贡品。七境茶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产于罗源西部一带,有近千年的栽培、生产历史。
七境堂茶采摘期长,每年清明后开采,白露时封园,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茶,以清明至谷雨间采制的七境茶品质最好。七境茶采用当地菜茶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烚干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细致精准,因为这关系着茶叶的外形、颜色、滋味、汤色。经过这几道工序,绿叶就如破茧成蝶般蜕变成七境茶,七境茶条索紧结细秀,稍弯曲,俗称“鞭炮心”,色泽油绿稍灰,俗称“宝蓝色”,干茶有明显爆点,谓之“青蛙皮”(或花斑)。内质香郁持久,含自然花香,汤色嫩绿鲜亮,饮之生津止渴,齿颊留香。
手工炒制的七境茶品质最佳,全程采用高温,保持炒茶锅面洁净光滑,防止产生烟焦味是炒制七境茶的技术要点。具体制法是高温杀青,杀匀杀透,趁温揉捻,揉紧茶条。高温毛烚,散发水分,定色定形。锅温先高后低进行足烚,既生爆点,又不焦灼。炒制手法随各过程技术要求而灵活掌握,交换进行。
取一些七境茶放入玻璃杯中冲泡,沸水中的茶叶,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