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宝善庄同在宵洋村,并且相距不远的和气庄,建于清同治年间。和气庄也由余氏所建,祖上与宝善庄的起建者父亲为兄弟关系。相较宝善庄,和气庄是个更为袖珍的小庄,建筑面积仅五六百平方米。并且由于岁月侵蚀,现在仅有主厅保存完整,但是这个仅存的主厅却多处有“亮点”。
和气庄虽然损毁较多,却不意味着这个庄寨曾粗制滥造。与之相反,和气庄有着精工细造的传说。据说,余氏祖先在建造和气庄时,曾为求精美不吝工钱。和气庄内有许多柱础和石雕,为了让工匠用心去琢磨,主人对工匠表示,雕刻时从石材上凿下多少石粉,可以拿到庄上换取同等重量的银钱。
虽然传说难以考证,但和气庄确实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关于“精致”的细节。它的木雕繁复精美,厅上可见一对漆金的灯梁托木雕,历经百年依然金光灿烂,人物栩然。
不过,逛和气庄最不可错过的是观摩它正厅两旁裙板上的线刻木雕,那组线刻木雕均以天马为主题,线条流畅优美,天马姿势矫健,或腾飞或戏耍于祥云之中。在人们印象中,线刻应当是嵌在木板中的线条,即是阴刻的刀法。但和气庄中这组天马纹裙板的线条却是浮凸于表面的。庄中人解释说,这组裙板经过百多年的时间,木材变得干燥紧实有所收缩,原本刻入木头的线条慢慢浮凸出来,成为别致的阳刻。在专家看来,天马纹裙板则另有特别意义。线刻在过去大多运用于家俱之上,用在建筑裙板上省内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