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初,福州与汉口、九江并称为中国三大茶市。众多茶商云集上下杭,每天有上千担茶叶从这里输往各地。经营生顺茶栈的欧阳家族便是个中翘楚。
欧阳家族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后裔,祖上为躲避战乱从江西吉安迁至福建长乐,在鹤上乡桃坑村定居。长乐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与茶叶打交道。明正德年间,欧阳家族成为村中茶农,后产业日益壮大,逐渐发展为产供销一体的茶商。
明末清初,欧阳家族将茶生意从长乐迁至福州,在福州下靛街(下杭路西端)开设“恒元堂”茅茶帮,旗下有多家茶栈和茶行。欧阳康是家里的长子,年少聪慧,从小跟着父亲欧阳长芝学习茶叶加工,成年后接管了家族的生意,担任生顺茶栈的老板。
欧阳家族以研制花香茶起家,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茉莉花茶。在欧阳长芝手中,生顺茶栈已经在福州颇有名气。欧阳康接手后,根据购茶者的不同需求,创办了三个商号,分别名为“第一峰”“阜兴春”和“一枝春”。
“第一峰”茶如其名,不论是原料还是产品都力争第一,曾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奖。不过它的价格也是“第一”,只有贵族、富豪消费得起。
“阜兴春”之“阜”与茉莉馥郁芳香的“馥”同音,也有“物阜民丰、兴旺发达”之意,面向社会底层人民或出口海外,价格较低。“一枝春”则价格适中,茶叶品质优良,送礼自留都合适,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在民间极负盛名,甚至成为福州茉莉花茶的象征。如今许多上了年纪的福州人,一提到“一枝春”,仍然赞不绝口。
生顺茶栈除了生产用茉莉花窨制的花茶,也用木兰、柚花、白玉兰等窨制花茶。据《福州工商史》记载,福州当时茶叶年销量十余万担,生顺茶栈达两万多担,是福州茶商中的销量冠军,被称为“茶帮之王”。
欧阳康作为当家人,对花茶的质量十分看重。当时石狮蚶江有一家“林谦记”船行,经常往来于台湾与福建之间,运送水果、木材等货物。欧阳康与之合作,和店里的老师傅一起到台湾精心挑选优质茉莉花苗。
制茶时,拣筛、烘焙、窨花、起花、匀堆、装条等各道工序,每一道都有专人严格把关。生顺茶栈拥有一流的茶叶和服务品质,众人有口皆碑,遂成为福州茶业的领头羊,产品销往东北、华北等地,吸引了京、津、沪、皖、香港、东南亚的众多茶商前来合作。北京几家大商号如“聚义”“恒泰隆”等,纷纷来福州设立分号。
生顺茶栈的花茶销往香港,后又经香港总督推荐给英国王室,远涉重洋行销欧洲。由此,生顺茶栈成为福建茶叶出口海外的第一家。
在一片称赞声中,生顺茶栈的生意蒸蒸日上。趁热打铁,欧阳康建立了专门运输茶叶的乾泰轮船公司,从福州把茶叶运往全国各地,在福州、上海两地,仅千吨以上的远洋货轮就有七八艘。他同时还经营钱庄生意,贷款给茶农,大量收购优质茶叶,在福州一时无两,人称“东南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