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公信俗是古田县东北部上万人尊崇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活动。信仰人群以薛后村为中心,分布至永安、渭洋、富达等四邻八村,远到薛后村外迁众多的古田城关、福州、厦门等地,甚至连新加坡、马来西亚每逢薛公庙会时均会派人回参与祭拜仪式。
薛公殿(或称薛连公殿)常年香火不断,该信仰习俗活动每年举行二次。第一次是农历正月二十一日,由郑姓值守,到古田临水宫请接香接火,返回后协同薛公神像巡游佑助五境村庄。第二次是农历七月七日,由卓氏值守,既到临水祖庙又到平湖钱岭连公殿二处请香接火后一同巡游全境。
薛后村以“薛”字起头,可本村人却鲜有薛姓,问其原因,得知薛后村得名与薛姓最早落户此地有关,薛家人尊称战国时期为人正派又有谋略的衡公为“薛公”,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逐渐形成薛公信俗文化。
如今,薛公信俗文化已经成为薛后村凝聚人心、增强认同的重要纽带。每年正月廿一和七月初七举办的的“薛连公节”是村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无论乡亲们身在何处,都会争取回到家乡参加请香接火仪式。薛公信俗体现了民众禳灾纳吉,祈祷安康社会的美好愿望。具有凝聚人心,留住乡愁,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