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长柄朱子祠

长柄朱子祠

广告位

长柄朱子祠位于福州亭江镇长柄村西部、宋铁冶场附近,是福州马尾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朱子祠。该祠为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殿堂,俗称“圣人庙”,又叫“紫阳祠”。古往今来,朱子祠又是莘莘学子读书会文之场所,又因旧时因朱熹题刻“跃龙津”所以被称为龙津学院。

明万历年间,塘头董应举和英屿郭心山、郭复之父子倡议在长柄山南建“紫阳先生祠”,即“朱子祠”,提议将朱子祠建于当年朱熹讲学地,纪念朱熹在此讲学。祠中还附祀朱熹弟子梁汝昌、郑庸斋。

祠堂正门上镶嵌的青石碑,直书“朱子祠”。青石、白墙、灰瓦显得格外古朴静穆,祠堂坐北向南,占地506平方米,依山而建,前后递升,周围有封火墙。由门楼、大殿、文昌阁三部分组成。

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二层,单檐悬山顶;前廊、后堂穿斗式构架。大殿正中祀朱熹塑像,墙上嵌立《龙津书院祀典记》等五块碑刻,记载该祠的历史沿革。走过青砖铺成的天井(旧式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露天空隙),空旷的祠内,曾经的讲学功能几乎消失,唯有隔着百年光阴,感受古人端坐桌前之乎者也,谈古论今。

穿过大殿,祠内保存朱熹题刻“跃龙津”碑,门墙内壁嵌的明董应举《建紫阳先生祠题词》、清朝王有树《龙津书院祀典记》等5方碑刻跃入眼前。沿着长满青苔的阶

相传南宋时期,朱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避“伪学之禁”时,他“壁迹无定所”。据《闽书》及《福建通志》记载,他在1197年到1198年间,到过闽县亭江长柄铁冶场,并在此讲学,梁汝昌、郑庸斋从之游,终成大学者。

在过去,祠堂一方面招收当地童生就读,一方面供文人读书,士子温书赴考。经清嘉庆十五年、咸丰三年、同治六年多次重修,重教之风得以延续,现仍是福州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朱子祠。

据《榕城考古略》等地方文献记载,朱熹于“避伪学禁”期间,到福州亲自创办,或协助创办了福州紫阳讲堂、福州竹林书院、福州贤场书院、福州高峰书院、福州濂江书院、亭江龙津书院、长乐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闽县吟翠书院、连江丹阳书院、闽清梅溪书院等。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