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古街尽处有古庙——林位宫

古街尽处有古庙——林位宫

广告位

梅花镇位于闽江口南岸,属长乐区管辖。初入小镇,便见一种江海交汇的开阔景象。此镇是一座古镇,据说唐代便有了渔业,镇上有一条街,可称为古街。此街形成于岸边的山冈,从山脚一直按着山坡的地势开辟出来。街上保存一些古迹,为明清遗物:诸如城门、城墙的遗迹、水师兵营、千户所、乡约所的遗址等。这些遗迹遗址反映了此镇此街历史上的军事地位、防卫情况、经济地位、社会生活。街上的一些民居,至今还保留一种传统的、与平民生活相适应的格调,较为低矮,门窗多为木结构,显得简朴。而居屋的墙基,某些建筑物的围墙、街上的道路 (部分铺上了水泥) 均为就地采集的石料砌成,这些被采用的石料,未作精细加工,以不规则的方形石块砌起来的,表面不平,显得粗糙,但又显见其坚固耐用,这类建筑工艺需要相当高明的技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原始品质和地域性,成为这条古街若干年代以来的一种景象,似乎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带居民对于某些文化创造之潜在自我选择。

古街尽处有一座古庙,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原称湖山堂。后以奉祀林位神位,改称调羹境林位宫。明嘉靖时,倭寇侵犯长乐,梅花城告急。当时受命镇守梅花城的邑候林位(1528-1564年),打扮成小贩,经小路潜至城外,唤卖三四十厘米长的草鞋。倭寇头目引以为奇,查问这么大的大草鞋有什么用处。林位随口答道,城内军民身高体壮,这种草鞋专为他们所制,并借机夸城内军事部署情况。倭寇头目听了,面显惧色,急令退兵。这段佳史带有一点传奇色彩,至今传颂于民间。林位作为一位良吏,爱乡爱国爱民,深为百姓所感念,他劳累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故世后,当地民众为他雕一木像,作为神明予以供奉。

梅花镇林位宫,此宫曾经多次重修,现在所见者,为1993年民众自发捐资重建,其风格所出现的地域性和传统的庙宇建筑构思颇为壮丽。宫内所奉林位木雕神像已有四五百年历史,可谓具有文物价值。现在,此宫还成为进行乡情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有时运气不错的话,来到此地,便会恰逢有许多从长乐各乡乃至邻县基层被邀来的民间诗人、 画家、书法家在此聚会。庙内的戏台上悬着红布条,上书: “梅花镇‘林位杯’新春诗词画会” 。一些民间书法家、画家在台上挥毫泼墨,或以彩笔作画,他们的书法和国画挂在墙壁上, 让众人欣赏 。 一些年老的民间诗人, 则以福州方言和当地吟诗方式, 在台下吟诵他们新作的旧体诗词, 内容多为赞美林位业绩的 。

与林位宫相邻的是天后宫 (即妈祖庙) ,香火鼎盛。妈祖信仰通及五大洲,据说有两亿以上信徒。林位的影响力在目前也许在一些地区不亚于妈祖。他们生前的行状,都为后世公众所崇尚,成为民众自发供奉的神明。这种现象(诸如妈祖现象、林位现象) ,值得一些历史学家、地方志研究专家、民俗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