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非遗·手艺 平潭贝雕技艺

平潭贝雕技艺

广告位

作为一座四面环海的海岛,平潭拥有得天独厚的贝壳资源。上个世纪,平潭人用智慧和创造力把贝壳做成精美的贝雕艺术品,平潭贝雕以立体、小巧、实用为主要特色,是福州十邑工艺美术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奇宝,历经几十载的盛世兴衰。

平潭盛产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螺、蚌、蛤等海产品,是生产贝雕的优质原料。平潭贝雕艺人采用拼贴法、浮堆法、坯模法、支撑法、镶嵌法和镂空透雕法等工艺,首创贝壳堆画,立体圆锥、嵌贝漆器、嵌贝盒子和花插等5大类200多个品种。既有刻划人物和动物形象的,又有描绘花草和山水的,多姿多彩,惟妙惟肖。

贝雕的制作,关键在于因材施艺,所谓“材”,即天然提供的材料,依势取形,然后用堆、叠、联、粘等方法,制成成品。中国民间艺人对贝壳的运用,极其高妙:有斑痕的贝壳,锯成带疤痕的树木躯干;具有螺丝旋纹的贝壳,切成仕女的发髻;利用江瑶贝、银壳贝,制作树叶;利用海螺、鸡心螺的红色作枫叶。还有,葡萄是用贝内层的紫色制作的,衣裙是利用江贝的层层纹理表现的。实在不行,才染上透明色。国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与构图,就有多少种贝雕画。装框后,灿烂华美,天然贝的组画能永不褪色。

作为平潭特色传统工艺品,贝雕已经走过六十余载。它是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过艺术构思、磨雕,粘贴而成的工艺美术品,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早在1955年,平潭就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贝壳工艺厂,上世纪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据介绍,那时贝雕工厂有260多人,加上“家属工”有上千人之多,其生产的贝雕也频频斩获全国诸多大奖,还曾漂洋过海,在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展销。

平潭贝雕讲究艺术欣赏和生活实用相结合,如嵌贝屏风、橱柜、案几、烟具、台瓶等,既有人物、花乌、山水等画面,又有古今不同时代色彩。平潭贝雕的主要技法有拼贴、浮雕、坯膜、镶嵌、楼空、透雕等。制作工序复杂,从选取材料、加酸泡洗,到锯、车、磨、抖、雕刻,直至粘贴、上彩、罩光都要精工细作,才能成为一件玲珑楼空的立体贝雕工艺品,充分表现了平潭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

贝雕工艺品的制作较为复杂,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经过装裱,有的还配有底座,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贝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件只有几十斤重的贝雕画,有时需要消耗一两吨制作原料,经过两三个月的精雕细凿才能完成。贝雕制作还是一件十分精细的活,从设计、分解,到打磨、黏合、拼合,前后大概有数十道繁琐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怠慢。可以说,这门指尖上的艺术,少则耗时几天,多则几个月。

虽然精品辈出,享誉海外,但风光一时的县国营贝雕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还是倒闭了,由于贝雕工艺复杂,培养一名贝雕工人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不感兴趣,导致人才青黄不接,且精工细作的贝雕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成本,价格却不高,导致市场萎缩。如今大多贝雕老艺人都纷纷改行,贝雕工艺日渐式微。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