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木雕源于唐宋时期的寺庙建筑和神像雕刻,题材丰富,表现广泛,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古色古香、淡雅淳朴;适合用于建筑装饰、家居摆设、欣赏把玩。它与全国各地木雕血脉相承,互相影响,是从民间家具,建筑,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们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意韵和朴实无华的文儒品味。
福州木雕是以龙眼木、黄扬木、荔枝木、樟木、红木、茶树木等为主要材料,雕刻成人物、动物、花鸟等工艺品。它能借木形纹理,以流畅的刀法、衣饰生动、具象精美、体态身姿变化丰富而著称。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朽木雕刻成为一件绝世的作品。
福州木雕自明,清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艺术特色的流派,象园流派俗称柯派,人物动态逼真,讲究面部神韵,衣纹柔软,大坂流派俗称陈派,以人物雕刻为主,善于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雁塔流派俗称漆器派,以与漆器结合的花饰雕刻为主。福州木雕着重仿古,刀法细腻,注重神韵,风格淳朴,造型简练概括,稳重大方,具有劲健浑厚的艺术特色:一是材质,二是工艺。它选用南国龙眼木,黄杨木,杉木等为原料,尤以龙眼木为著。木雕的创作过程分为设计与雕刻两面三刀个阶段,设计一般采用画稿或泥稿的方式,而雕刻阶段就分为了打坯、修光、磨光、上色、打蜡、嵌洞丝、嵌牙目等工序。
福州木雕技艺精湛,人才荟萃,为中国的木雕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正如中国根雕界所说的那样,“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福州木雕工艺将继续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