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满之际,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同时也标志着南方汛期的开始,俗话说“小满大满江河满”。福州更是夏雨连绵,雨势汹涌。
小满时节,三候轮转:一候苦菜繁茂,二候靡草凋零,三候麦穗初黄。随着天气渐热,喜阳的苦菜生长愈发旺盛,而耐不住炎热气候的靡草则逐渐枯萎。此时,夏收的小麦也即将迎来成熟。夏季养生至关重要,因为“春生夏长”的规律提醒我们利用夏日的阳气来调理身体。正如一候中提到的苦菜秀,人们可以通过食用苦菜来清热解毒。在我老家,邻居们常在花盆中种植苦菜,偶尔摘取一两片泡水饮用。由于苦菜性寒,而人的肠胃既怕热又怕凉,因此适量食用尤为重要。福州地区虽然吃苦菜的人不多,但闽西北和闽南一带却常以苦菜熬煮猪蹄或小肠,作为夏季滋补的佳肴。而福州人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选择——空心菜。
空心菜,亦被称为“蕹菜”,是福州人夏季餐桌上的常客。这种家常蔬菜不仅具有防暑解毒、凉血排毒的功效,还能有效预防痢疾,因此深受福州人喜爱。在福州,无论四季如何变换,空心菜都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食材。手机超市外卖程序上,更是能轻松找到六种不同口味的空心菜供选择,甚至还有专门的空心菜梗售卖。对于福州人而言,绿叶菜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它们象征着家的温馨与生活的色彩。大白菜、卷心菜等虽好,却难以替代那绿叶菜带来的清新与生机。一日三餐,若是没有绿叶菜的点缀,即便是山珍海味满桌,也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空心菜,这种极易种植的蔬菜,既适合水培也适宜旱栽,充分适应了福州的独特气候。每次采割后,其茎根在第二天清晨便能迅速长出新苗,这种高效再生的特性,使得空心菜在福州人的餐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不可或缺的大众菜与平价菜。即便是高档宴席,一道火候恰到好处、调味精良的空心菜也能赢得众人的交口称赞。而在市井小巷的大排档中,一道用辣椒爆炒的水空心菜菜梗更是不可或缺的下酒佳肴,其鲜美脆嫩、咸辣爽口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空心菜在福州人的餐桌上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甚至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做法——“虾油蒜蓉拌空心菜”。小时候,我曾是个挑食的孩子,唯独对空心菜情有独钟,尤其是母亲制作的虾油蒜蓉拌空心菜。简单的食材,却能烹饪出令人难以抗拒的美味:一把空心菜、两勺生油、三瓣蒜头,再以虾油调味,稍凉后便可享用。虽然菜色不再鲜绿,但蒜香与虾油香已充分融入菜叶,热菜凉吃,口感更佳。每当菜叶吃完,剩余的菜汤拌饭更是美味至极,蒜的辣、汤的鲜,足以抚慰任何挑剔的胃口。许多身在外地的朋友,每次回家都会再尝这特别的滋味,这一口咸鲜脆嫩里,寄托着多少福州人的乡恋与乡愁。
然而,空心菜与福州人的关系并非一直如此和谐。福州内河曾一度成为空心菜肆虐的场所,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蔬菜如同“水葫芦”一般,严重影响了内河的水利。清末的郭柏苍在《闽产异录》中记载:“福州南湖、西湖皆被顽民盗种水瓮(空心菜)、菱角、白莲,至水利壅塞。”尽管如此,空心菜最终还是被福州人“驯服”,退归菜园里。这一历史变迁,生动诠释了适者生存与过犹不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