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非遗·手艺 闽人匠心——青叶成茗

闽人匠心——青叶成茗

广告位

林津津

福建傍山吻海,山海自有福气来。在茶界,闽地以盛产名茶、历史悠久而著称。

白茶产于闽东。茶农摘下白茶青叶,不炒不揉,以阳光生晒萎凋,成就生活中的“茶米”。这种自然纯朴的工艺同人类对待中药、食物的方法如出一辙。而白茶之味,应是人们尝到的最原始的茶味了。顶级白茶的制法,也循着最传统的手工艺:生晒萎凋。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就曾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

清明前采摘的白茶青叶,均匀地薄摊于篾箅上,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一缕缕微风吹过,茶叶清香浮动,风的作用加速了青叶水分的流逝。

此时,王传意背着手在晒场走动,自然而惬意。

让茶叶均匀缓慢走水,是王传意让白茶不苦不涩、又香又甜,利于后期转化和存储的秘密,也是他固执地坚持日光萎凋的原因。在晒场上,王传意会根据当日的气候变化,持续观察干燥中茶叶的微妙变化——走水、色泽和干度等,不时地调整篾箅方向和萎凋时长。

白茶说起来简单,却有大量的细节需要通过手艺人的经验去控制,萎凋的工艺与时间不一样,制作出来的白茶口感也不同。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气消退而产生清香,成茶后茶汤杏黄柔白,不苦不涩,鲜灵甘爽。在萎凋中,如果走水太快,萎凋过程过短,成茶色泽暗绿,茶性寒凉,茶汤青味重,入口偏涩;如果失水速度太慢,历时过长,成茶色泽暗黑,茶汤茶叶出现熟闷味。因此,一切要在72小时左右完成。

阳光微微有些刺眼,一篾篾青叶依旧暖暖晒着,不急不慢。依稀闻到溪流、茶山、竹篾箅、茶青混合的香味,随着空气在鼻尖缠绕,跃动的光线里还看到一些极纤细的茶茸毛隐隐浮动。王传意身上沾了茶毛,光泽鲜亮,远远看过去,似蒙上了一层细细的“雪”。他微微弯着腰,轻轻地翻动茶青。那么瘦,像一棵古茶树。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