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洋将军庙,原名凤髻庙,在晋安区鼓山镇远东村。建造年月不详,相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早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凤洋林氏族谱内就有凤髻庙的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1990年重修,内祀玉封灵显靖远金将军。
金将军字伯通,琉球国唐营(俗称久米村)人,其先世金瑛为侯官县壁团洲(今闽侯新洲)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国王尚清逝世,世子尚元继位,因海上不宁,直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才上表朝廷请求封册。两年后(1562年),金将军奉命护航前来中国朝贡,因在闽江口忽遇暴风雨袭击,不幸落水身亡,遗体顺潮漂至今将军庙附近,乡人保存其遗体,在遗体上覆以灰土,把其塑成神像,故名“肉身将军”并建庙祀之。琉球国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派人前来祭祀,同治十三年(1874年)敕封安东侯。
庙为砖石木结构,东南向,面临滔滔闽江,由门楼、戏台、厢楼、钟楼、鼓楼、祖殿组成,占地面积665平方米。四面墙壁下半部用条石砌成,上半部用砖块垒筑,左墙镶一块道光十一年(1831年)镌刻的铺路碑,右墙嵌一块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将军庙的捐钱碑。门墙建筑精美,飞檐翘角;墙开一门,门口设门亭,亭为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出跳三层。庙内广施高柱础,以防洪水淹至。戏台为木构,高1.74米,宽11.05米,进深6.65米;台下用若干根木柱支撑台面,台沿镌刻花鸟浮雕;台沿下侧置挂柱,柱头为兽头形;戏台屋顶设藻井,藻井雕工精巧,呈螺旋状。
厢楼在戏台两侧,重檐歇山顶,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面阔均16.7米,进深3.6米。厢楼设栏杆,栏柱下端饰垂莲,栏板绘有38幅三国演义图案。两厢楼之间置藻井,藻井装饰华丽,上有双龙戏珠图案。两侧厢楼与大殿之间建钟楼、鼓楼。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层层出跳,建筑精巧,细小玲珑。在钟楼与鼓楼之间的上侧又设藻井,藻井华丽精美,顶部雕有松树蓓蕾状浮雕。
祖殿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内祀玉封灵显靖远金将军;前檐石柱上携刻:“清光绪元年重建。总理黄中、孙拱年,协理阮求和、林仍礼、吴忠铨、陈连铨、孙元口。”楷书,字径8厘米。殿内悬挂一块高40.5厘米、宽91厘米、厚3厘米的楠木板,上刻“玉封灵显靖远金将军爷签谱……时乾隆己酉年腊月吉旦立,本境东社弟子程明善敬刊”。庙的门埕用条石铺地,两侧各植3棵古榕树,树荫覆盖部分屋顶。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光明港公园的一部分,将军庙附近还有一观音阁,周边有几棵巨榕,江风拂面很多人在此休闲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