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端菜

广告位

鲍国忠

母亲把每天的忙碌都煮成希望,煮成最恰当的祝福,煮成“谢天谢地”的口头禅,端上饭桌。岁月再艰难,柴米油盐再匮乏,她都谢天谢地。笑盈盈,笑盈盈,像阳光一样,不让一丝丝乌云有机会在那儿讲悲观。

野菜的根,粗糙而难咽,而她说,“补”都在根里,嚼得越久越有补。她往掏空的鸡蛋壳里填上半熟的米饭在灶火中烧烤,剥掉烧焦蛋壳,让我们享受蛋饭的美味,不让粘在蛋壳上的营养浪费。

她最灿烂的笑,是在过年过节时。最好的菜,总是恭恭敬敬地端到厅堂敬祖宗。父亲不在家,她也要放一副碗筷在桌上。不知她小声向祖宗说什么,每次都是那么痴迷,口中念念有词,一拜再拜。

有一次我听见她对祖宗说,要保佑她养的母猪和小猪“夜长日大”。这里的“长”和“大”是动词。那时家庭的GDP和“家民”幸福指数几乎全由这些猪崽扛。我的家乡永泰有做“母猪生诞”的习俗,这简直是古人类猪首龙图腾的遗风延续。养母猪的人家要给母猪过生日呢!置馔上供,烧香祈祷,恭敬而虔诚。每当做此俗仪,母亲绝对是把猪当神来敬了。我想,这在人类信俗学里,可能都可占个篇幅。

每一次家里来客人,都是她的嘉年华。若供应不济,她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和保密的方式,从邻居处借到所需食材。她说,不管多穷,客人来了,都要好好招待。这在客人面前“装富”的德性,好像也成为了我家的传统文化了,后嗣们也基本传承得顺理成章。

端菜上桌是母亲永恒的行为艺术。好像她端的不是菜,而是她的心,她的全部智慧、信念和温情。她来到人间,天降大任于她,似乎就是端菜上桌。而她所获得满足的,就是看大家吃饱。她的人生哲学,就是她整天挂在嘴上的“谢天谢地”和“一吃二穿三睡眠”。而这最简单的信条,好像足以取代我对人生观和世界观思考的努力。

垂暮之年,她仍然喜欢将那刻板的端菜背影,写在我们生活的程序里。她总是固执地认为,她煮的饭菜最适合我们。她总相信诸如“一粒米一粒汗”“一株草一滴露”“一顿饭一世情”的处世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而今,母亲早已逝去,我却仍然能时时看见她笑盈盈端菜的形象。她的人生故事总像幻灯片一般在我心中一幕幕、一节节地重现。那是真正的活在心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