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家乡的龙眼树

家乡的龙眼树

广告位

庄琳璘

过去,我老家有很多龙眼树。院子里、水井边、村道旁,甚至每一块田地边,都有郁郁葱葱的龙眼树并排而立。

那时村里的田地缺水,全靠井水浇灌。因为年纪小,挑水的重活一向轮不到我,但每次看见大人们挑水往田地走,我们就会紧随其后。那时爬上田边的龙眼树,俯瞰大人们在地里劳作,我就觉得十分有趣。记得有一回,我在龙眼树下捡到一个纸盒,阿公见了起初还念叨着路上的东西别乱捡。可等我拆开纸盒,发现里面印着一个醒目的朱红色“奖”字,他又立马咧开缺牙的嘴笑说:“哎哟,这纸盒能换糖吃。”说完便将纸盒揣进裤兜,对我说:“走,跟阿公去村头拿糖。”我蹦跳着跟上他的脚步,路过一排排龙眼树时,听见风吹动枝叶发出的沙沙响,阿公还打趣说:“听,龙眼树在夸你运气好呢。”

后来,村里修路,大片龙眼树被砍掉,剩下的几棵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村里的不同地方,当中一棵长在河边,或许是因为自然赋予的丰沛水源,一直长势喜人。春时,这棵树上的龙眼花如碎玉般挂满枝头,待花落尽,绿果便开始探出头。不过初夏刚冒出的龙眼果硬如石头,就算用牙咬也撬不开一丝缝隙。仲夏时的果子酸涩如未熟的柿子,让人难以下咽。等到盛夏时节,果皮变成棕黄色,果肉尝起来才多汁香甜。记忆中,村里人很少会去照料这棵龙眼树,只有在果实成熟时,乡亲们才纷纷背着竹篓或提着木桶,浩浩荡荡地出发去那里摘龙眼。

我家也种了十来棵龙眼树,它们大小不一,结出的果子滋味也不同。比如门口井边那棵有一层楼高的龙眼树,虽然结的果实大,但当你满怀期待地把果肉塞进嘴里尝时,会惊讶地发现它的味道十分寡淡,压根不如想象中的甘甜。靠近后门的菜地边也有几棵龙眼树,家里养的鸡鸭经常在树下走来走去。它们排泄的粪便变成肥料,被滋养的龙眼树虽然个头都不高,果实却汁甜肉脆,经常一冒出来就被厝边头尾的孩子一抢而空。

正厅前的两棵龙眼树是天然的凉亭,它们的树冠犹如两把撑开的油纸伞,又好像两只骄傲的绿孔雀在争相开屏。小时候的我和弟弟总爱坐在树下争论哪棵树更美,那棵树的果实更甜。不过比起直接吃,我更爱拿这些果子搭配母亲煮的地瓜汤,一口果肉一口汤,怎么吃都不腻。

还有三棵龙眼树长在我家后院。由于紧挨着一棵高大的芒果树,其中一棵龙眼树的枝干渐渐长成丫字形,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展开双臂拥抱着旁边的树干。

儿时的我经常偷爬上芒果树,然后越过枝条去够龙眼树上的果子。有时等不及就坐在树上掰开壳吃果肉,果核被丢在地上,久而久之,竟长出一株株龙眼苗。可惜这些幼苗每次长到半米高就开始枯萎,问了母亲才知是因为土壤被芒果树和龙眼树抢占了,龙眼苗汲取不到养分,自然就长不大了。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打拼。可每到夏季,我仍会想起老家的一棵棵龙眼树,想起阿公带我换糖时的摇曳树影,想起树下和弟弟争论树冠美丑和抢摘果子的场景。现在那些龙眼树或许又挂满果实了吧,也不知河边那棵树是否还在,井边、后门的树结的果子是否仍是记忆里的味道。真想回去看看它们,再尝尝那些清甜的果实。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