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

广告位

平川

清明前夕,福州气温高达30℃,南风徐徐,紫藤花开在荒郊。璎珞般的小花,如涓涓流水,从墙头流泻而下,墙下落花一片。夕阳晚照,老墙落花,三分静定,七分沧桑。

有些美是需要沉淀的,要有耐心。等风、雨、阳光,都到齐了、圆融了,才会发生。有些美是值得等待的,洗去铅华,没有了鲜衣怒马,反而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享受。比如眼前的紫藤。

紫藤是暮春的花。但南方的花期来得早,通常,在三月的春分节气(农历二月),就会开出花来。江南紫藤首花大约在四月,北方地区,则要延迟到五月份首花。

张翊在《花经》中说:“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这句描述尤为生动。紫藤的枝条看似柔弱,可是花一开,便一下霸道地占据了一片天地,稍不留神,就让你撞进一抹炫目的紫色里。这是一种恣意、任性的植物。

在汪曾祺的一篇文章中,季匋民是全县第一个大画家,叶三只是个卖水果的,但季匋民却对叶三另眼相看,每画完了一幅画,第一个鉴赏家总是叶三。有次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照例第一个就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季匋民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叶三回答道:“花是乱的。”

于是,季匋民提笔在画上提了两句:“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李白也曾为紫藤写过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李白诗写得好,将紫藤喻作美人也合适,但美则美矣,不如季匋民这个“乱”字,一下便有“蛟龙出没于波涛”的神韵。

紫藤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因先叶开花,花穗满垂,势如瀑布,灿若烟霞,缀以稀疏叶芽,姿态十分优美,很早就被中国人用作庭园、寺院的美化。《尔雅·释木》描述它:“其华紫色,作穗垂垂,人家以饰庭院。”

尤其在唐代,李唐自诩为老子李耳传人,神仙下凡,紫藤长寿,花开几百年不败,骨干嶙峋柔韧,花枝缭绕垂美,自带仙气,因此,唐朝的庙观里多植紫藤。

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是写长安慈恩寺里紫藤花的:“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这首诗的名字,就叫《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慈恩寺是太子李治为生母长孙皇后建的庙宇,在白居易题这首诗的时代,这座庙宇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寺里的紫藤蔚为壮观,是当时长安春暮一景。

古人说,花中自有不老方,他们很早便以鲜花入馔。

宋代闽南人林洪的《山家清供》里面,记述了非常多的花馔及做法。

紫藤花自然亦可入馔。

明人朱橚的《救荒本草》,称紫藤为“藤花菜”。高濂《遵生八笺》记山家蒸晒紫藤之法,言“采花洗净,盐汤洒拌匀,入瓶蒸熟,晒干,可作食馅子,美甚。荤用亦佳。”

见过木槿花作羹、茉莉花炒蛋,这两样换成紫藤花也行。

吃过一道紫藤蚕豆汤,最是印象深刻。将剥好的蚕豆稍稍炒香,加入适量清水,再把焯过水的紫藤花缓缓倒入豆汤中。稍煮几分钟,放点盐和味精简单调味,最大程度留住紫藤花的清香。蚕豆与紫藤花的糅合,让这碗汤的口感变得丰富。那一刻,仿佛在舌尖留下一朵盛开的春天。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