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宜滚
入春以来,已下过几场雨了,但这次特别认真。通宵达旦,都是它击打万物的节奏。
上班前,瞅着一波紧似一波的雨脚,我选择了公交出行。出发前着上防水的衣裤和靴子,营造出了一股很“冲锋”的野性,这是对春雨的一种仪式感吧,响应它活力的召唤。
撑一把大伞,置身于绵柔的春雨之中,听它们私语一般轻轻地击打着伞面,或紧或慢、或密或疏、或轻或重,它说,我听,默契、自然。伞齿淌下一个晶莹的围帘,给我圈出一方独立的世界。地面早被漫湿,就连粗砾的沥青路面也有了镜面效果,脚底与倒影相踩出一种特别的动感,明暗相接,节奏如一。四面还环绕着雨滴点出的圈纹,小巧灵动,让人宁静,一点孤独的感觉都不会有。
对春雨,我常喜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每一滴都包含着十足的灵性!许多枝条,一沾上它就崭露新芽,很快变得清新丰满。常绿的树木,也在一场沐浴之后旧叶换新枝,焕发更旺盛的生机。迟钝的栾树,并非没有反应,而是全力地吸收着养分,长绿荫的时候就发展得特别快。每邂逅一场春雨,我都爱沉浸其中,耳之所听,目之所见,身心所沐浴,带给我的都是一场透彻的洗礼。
对春雨,我也偶有厌烦。出行时不期而遇,不免扰于它冰凉的热情。或冒着或避着,都给了我不便。更有没完没了的时候,引发了南风天,把墙面弄得汗津津的;缠绵成了梅雨,把霉味充斥得无处不在。急切的雷雨,则暴烈成摧枯拉朽的辣手,“花落知多少”“落花人独立”“绿肥红瘦”“烟雨暗千家”等,总给人说不清的惆怅。
对春雨,还有情绪的纠结。它掩盖了嘈杂的浮尖,止住了急进的脚步,浸润心间,让人静,让人思,但也不免引发伤怀。它包含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困扰;隐藏着“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的低沉;携带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痛。晴十日未觉长,雨一夕便显久,当它下于心头之时,特别会给人“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的困顿无力之感。伤春之意,春易逝也!但其原因在时,而不在春;在心,而不在雨。
对春雨,更多的是珍爱。春雨贵如油,它应时节而来,滋及万物,普施活力,像号令一般,引发着一片生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到之处,为我们“换了人间”。多么希望它能下好、下透、下够,下得满地茂盛。“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虽说时而冷热交替、变化无常,但再怎么着也是也是少女心态,其寒其暖,都是世界的需要,都是时节的美好。
春雨是造化的酝酿,是时光的诗化,不论下在大地,下在心头,都是一种滋养。但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则每一场都来的恰逢其时,下得恰到好处。
作者在文中对春雨的感受有喜有忧,你觉得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情感状态?Visit us Telkom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