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天成
春光正好,周末朋友来电,相约去公园看花。我欣然前往,到后才发现,不过短短几日,杏花、桃花已残落一地,过了最佳观赏期。
未寻得想见之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两人漫无目的地在街头行走,于街角广场一隅竟偶遇了一家露天旧书摊。朋友打趣地说:“春光美如斯,书中自有花,走,淘书去!”
来到书摊前,翻阅着一本本旧书,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闹中取静的小书摊,虽然面积不大,但书的种类包罗万象。从经典名著到江湖武侠,从文学小说到学生作文,从私房菜谱到中医养生,再到期刊杂志,应有尽有。密密麻麻的旧书,杂乱地堆放在一块旧布上,其中很多书页已经泛黄,充满了年代感,有的一些书角还有些破损,但丝毫不影响看书人的兴致。书摊前,三三两两的人们忙着从浩如烟海的旧书里“淘宝”“捡漏”,不亦乐乎。
春日暖暖的阳光洒在书摊上,温柔的春风轻轻吹动着书页,突然觉得,这不就是一幅春日美景吗?春天不必非要看花,纸间亦得春如许。
我随手翻开一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旧书特有的味道。戴花镜的老人、穿校服的学生、穿工装的中年,或坐在小马扎上,或直接蹲在地上,捧着书翻来翻去,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双手间抚摸传递交换,成了陌生书友之间相互交流的密码。
旧书摊的主人很“佛系”,端着一杯热水,悠闲地晒着太阳,似乎不关心人们买与不买。打听了一下,旧书的价格都不贵,多为三五元一本,一些大部头的书籍也不过十几块钱。在杂乱的书堆里,我意外地翻到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甚是欣喜,这是最适合春天阅读的书了。我一头扎进书里入了迷。
不知不觉间,半天时间一晃而过,已至中午,仍有些意犹未尽。比起装修精致的书店,旧书摊更随意,更包容,谁路过都可拿起来读上几页。突然觉得,这里才是城市里最动人的烟火,那些细拣慢淘的时间,尤为美好。
一趟未成行的赏花之旅,却有意外的收获。“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有书相伴的时光,就是春天。
你对这段文字中描述的场景有何感想?为什么作者感到在书摊上度过的时间比去公园赏花更美好?Regard Telkom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