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

广告位

陈文波

飞机上,我在看书。隔座乘客在看我,看我拿书签窸窸窣窣地裁纸。书是新书,作家周华诚的《不如吃茶看花》,毛边本,读几页就要动手操作一番,确实有几分乐趣。

毛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当年,鲁迅、唐弢都是“毛边党”。读毛边本的趣味在于,你得认真对待每一页文字,细细裁开细细读。这在一味求快、有些浮躁的当下,很是难得。

喝茶也是。烧水,投茶,闻香,品饮,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流程,也有一种仪式感,就让你觉得不一样。

2020年,他一边吃茶,一边用文字记录生活。三年过去,当年的文字结集出版,就是《不如吃茶看花》。书分四辑,依次是《闲吃茶》《松子落》《无尽茶》和《破溪烟》,文字闲趣散淡,一篇篇读来,仿佛华诚就在你对面,饮茶对谈。他和你分享每日闲情:今天吃了哪些茶,读了哪些书,看了哪些电影,又想起了哪些朋友,都是日常琐碎,却又温暖可亲,如沐春风。

华诚兄说他不懂茶,本来是喝白开水的,喝茶,最初只是玩而已。但他懂生活啊,对他而言,吃茶只是一种形式,本意其实在吃茶之外,但又在这一盏一杯里,一冲一泡间,有了日常之道,生活之道。

那么,当他吃茶时,他会谈些什么?

他谈茶。他说他不是“茶人”,更像个“素人”,“一张白纸,什么都可以往上写”。这些年来,他吃过的茶很多,西湖龙井、碧螺春、涌溪火青、金山时雨、漳平水仙、白毫银针、白露寿眉、武夷岩茶、生普熟普等等。吃到什么茶,就谈什么茶,直抒胸臆,也不怕说错——说错了也没关系,下一篇文章里纠正就是。重要的,无心乃有欢喜,这是他的个人哲学——吃茶的心思,大抵在茶之外。

他谈朋友。周华诚的茶叶,很多是来自朋友的分享。我也分享过福建的漳平水仙,他很喜欢,觉得“很好入口,香气幽远”,还洋洋洒洒地写篇《漳平水仙记》。写笔记的习惯,是上海茶友教他的,“喝茶不能白喝,也不能乱喝,每次喝的感觉不一样。”于是,华诚就把品饮笔记写在茶的纸袋上,这很有趣。通过这些文字,写诗卖茶的云南小艾、稻友安安静、松阳古村落的茶人们……很鲜活地站在眼前,让人心向往之,一同分享吃茶之乐。

他还谈书和看过的电影。周华诚曾是媒体人,又是作家,读书观影,文艺青年热爱的事情,他一样都没有落下。宅家的日子里,能安抚灵魂的,也许就只有阅读吧。他说:“有时喝茶不是为了喝茶,喝茶是为了读书。”所以,他过着《几乎没有不看书的一天》,茶越喝越多,书也越垒越高,心中还要说,不急不急,要好好饮茶,才对得起这一天一天。正如电影《日日是好日》一般,“喝着茶静静坐着,看看就很美。”

当然,他也谈人生态度。他认为,喝茶的人和泡茶的人,都要有一些阅历才好。茶汤还是那茶汤,茶汤却不再是那茶汤。话听上去有点玄学意味,却很有趣味。认识这么多年,华诚兄一直活得像古人一样,风雅洒脱,他下田,耕作,收稻,写字,他说:“好的生活,粗茶淡饭可矣。若还有一盏茶慢慢地喝,有一本书静静地读,就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

人到中年,越发觉得时间流逝得极快,很多东西也在变化中模糊了本来的面目。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汪曾祺说,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和好天气。那么,不如一起吃茶看花吧。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