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Attempt to read property "license" on null in D:\wwwroot\mysite\wp-content\themes\dameiti\functions.php on line 1
 倔强的豆腐-闽都在线
闽都在线 特产 倔强的豆腐

倔强的豆腐

广告位

陈文波

故乡长汀,自古以来就是闽西重镇。她的美丽很早就被一个新西兰人反复念叨:“中国有两座最美的小城,一座是湖南凤凰,一座是福建长汀。”

从小到大,豆腐一直是乡人引以为豪的地方风物,豆腐干更是号称闽西八大干之首。“长汀的豆腐干,每块约六七寸见方,有女人手帕那么大,薄薄的带五香味,与花生同嚼,隽美可口,洵为佐酒妙品。”这段文字出自一本叫《萍踪识小》的书。作者林藜,民国时期的一名记者,晚年他在台湾回望大陆,乡愁汹涌,依然记得的美味中,就有长汀的豆腐干。

林藜笔下的豆腐干,是最传统方法制作而成,乡人俗称“脚底皮”,五香口味,极有韧劲。儿时,我尤爱这一款,口齿撕扯之间,可以咀嚼好久。

老家有句古话,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清晨的豆腐香,背后是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上好的黄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凝固、成型等诸多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还是点卤。就是这一步,让大豆实现华丽转身,升华成了豆腐。

我翻了翻书,豆腐制作史上,石膏、盐卤、山矾叶和酸浆水,都充当过点卤的媒介。最复杂的,还是用隔夜豆浆发酵而成的酸浆水点卤。老饕们公认,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好吃!

巧合的是,长汀的豆腐就是酸浆豆腐。这方水土的豆腐,陪伴秋白先生度过了人生最后时光,并最终载入史册,值得所有人去品尝。

生在豆腐之乡,我从小就是吃豆腐长大,长汀豆腐的滋味,可谓是深入骨髓。我一直以为:豆腐是侠骨柔情的美味,可以海纳百川,包容各种食材的味道;又能坚持自我,处酸甜苦辣中,仍不失清白本色。

汀州府的豆腐,上得宴席,下得市井。酿豆腐、一品豆腐、豆腐饺、龙骨炆豆腐、东坡豆腐、煎满丸、五花肉焖豆腐……蒸炒炸煮焖都行,而且每一道,都堪称经典。

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要到街头去觅食。中学时,往往会在辛耕别墅旁的小店解决早饭。两家小店,几口大锅,一字排开,沸腾的是各种兜汤。大锅的兜汤里,豆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有唱主角的豆腐丸子,长汀人称之为满圆,取圆满之意。满圆不是纯豆腐的,还加有肉末和香菇,先炸后煮,浸在兜汤汤汁里,一口下去,是满满的鲜味。同样在锅里翻腾的还有筒骨炆油炸豆腐角,此物亦是海纳百川,筒骨的鲜味,尽在其中。小时候,谁家能天天吃肉,来碗满圆和豆腐角,就是极大的满足。

所以,寻味长汀豆腐,当它们摆在你面前时,就不要想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种话。上菜时,客家人最喜欢说“赶烧”,意思是趁热吃。他们认为,在热腾腾的状态下,是最能焕发出食物本身的鲜美。趁热吃,才有好味道。

阿城说,所谓思乡,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豆腐大抵也是如此。

高中毕业后,我离开家乡,我的人生视野不断打开,阅历不断增加,口味却在不断地妥协,唯有豆腐,是我最后的倔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