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泡在汤水里的福州

泡在汤水里的福州

广告位

对大部分刚到榕城的外乡人来说,福州饮食真是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存在。

这里的饮食偏甜,就算炒个青菜,也会搁点糖。福州人的口味也偏淡,去吃筵席,一上菜大多数都是汤汤水水。就算炒菜,端上来也常让许多重口味的爱好者直呼“口中淡出鸟来”。

事实上,福州的美食大抵都是“第二口美味”。正如“第二眼美女”一样,日常的饮食,第一口可能不太适应,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喜欢上这种家常味道。

福州的生活是市井的,是充满人间烟火味道的。福州城市性格是温和的,也是包容的,这包容,体现在饮食上,就是能调和诸味的汤。

自古以来,福州靠海吃海,从昙石山考古遗址发现的陶鼎和连通灶来看,福州人吃海鲜很早就从烤食转入煮食时代。直接导致福州菜的特点是以煮食的汤汤水水偏多。

从来没见过福州人这么爱与汤打交道。早餐往往是锅边糊,蚬子煮的高汤可以鲜掉眉毛;吃个拌面总要配个扁肉汤或者肉燕;捞化要有好的配料但更少不了高汤;牛杂和牛滑,讲究的还是汤清如茶;满大街的清汤面,顾客盈门的关键也在一个汤字……

在酒楼排挡中,汤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这么说,福州的汤,是闽菜的灵魂。

福州菜的汤跟广东的煲汤不同,既有原汁原味,也有变幻无穷。很多汤外观看清澈透明,平平淡淡,口感却是鲜美无比。福州菜里的汤最擅长调和,将看似不相干的食材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所谓一汤十变。

佛跳墙,就是这样调和出来的传奇。

在福州,佛跳墙是这座城市饮食的象征。从江湖地位上来说,相当于少林寺的易筋经,华山派的独孤九剑,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是需要饕客们高山仰止的。

佛跳墙的本质就是一坛子乱炖。只不过,也只有在福建,才能找到那么多丰富的食材,将海参、鲍鱼、鱼翅、花胶、鸽蛋、花菇等十几种奢侈材料炖成一坛。更难得的是,食物本来相生相克,佛跳墙却能将各自味道中和起来,只留下醇厚美妙的滋味,这其中的功夫,难怪能登堂入室,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在什么都是快餐化的今天,一盅汤汁满满,饱浸着功夫和感情的佛跳墙是多么可贵。

南方的城市,总有一块地方是属于大排档。福州也不例外,甭管夏天冬天,哪怕刮风下雨,大排档总是充满着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息。大排档里往往没有菜单,食客就着材料唰唰地点,基本上都能囊括当地的名吃。而酒酣耳热之时,也少不了来上一盆海鲜酸辣汤。

福州人还喜欢一种汤,这种汤不是喝的,却也深入到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福州地下水资源丰富,市中心就有温泉,老福州话里热水就叫汤,这是古汉语的叫法。日常生活中,福州人最爱洗汤。其他地方去泡温泉,得先放个假,还得驱车什么的,等泡完回来,又是一身汗。哪像福州,泡完出来,趿拉着拖鞋,头发还没干就已经到家了。

难怪说福州是有福之州,汤里的福州,鲜美得让人不想离开了。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