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仓山老洋房随笔

仓山老洋房随笔

广告位

100多年前的西方炮火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闭关、没落、衰败的满清政府与英帝国主义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清政府赔款,割地,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与西方开展贸易。

福州仓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而为外国势力所盘踞,逐步形成福州的领事区、外贸基地和航运中心。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在仓山首设领事馆,至20世纪初,境内共有英美法德俄荷等17个国家的领事馆(或代办处)。光绪年间,仓山已有外国商行30多家,如汇丰、渣打银行仓山分行等。

西方基督教会、天主教会也纷纷派传教士来仓山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而当时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仓山人因受西方文化的濡染,也喜好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构筑民居。数以百计的西式民居,风格多样,典雅美观,各有千秋。这些西式民居都以初建者的喜好或志趣冠以雅名,如可园、以园、梦园、硕园、复园、德园、陶园、陈庐、拓庐、忠庐、鼎庐、亦庐、清河庐、无逸山庄、东山别墅等,也有不少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民居。风格迥异、造型美观的近代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星罗棋布在依山傍水的仓前山。环境优雅,成为当时洋人及当地阔绰者们的集中居住地。

此照片拍摄于100多年前,经AI上色

仓山的近代建筑可以说是西方建筑风格的浓缩,建筑及装饰风格多为东、西欧样式,如哥特式、罗马式、洛可可式等。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云集仓山,因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昔日的老洋房,历经百年沧桑变化,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历史。如今,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中,旧城改造,老房拆迁,八成以上仓山的西式民居被拆除和损坏非常严重,保存下来的不到二成。

一幢幢现代建筑不断的拔地而起,透射出现代化的都市文明气息。当代人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无遐去顾及,去理会,去追忆那些过去的人和事。然而,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那些历经百年沧桑,斑驳累累的老建筑依然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每一幢老房都有它自己的记忆。

走在仓山的小巷中,穿行于这些老建筑之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老福州的氛围,勾起人们尘封已久的往日回忆。目睹着一座座老建筑,仿佛时光在倒流。

仓前山差不多是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叶圣陶先生的笔勾画出了昔日老仓山如此美丽的一幅画卷,今人无限的遐想。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