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生于福州台江苍霞洲。少年时因家境贫困,曾在乡下祖屋与亲戚家间辗转居住。成年后长期在外工作,直到晚年才回到福州。1920年底至1921年去世前,他最后居住的地方——郎官巷的宅院,成为今天的“严复故居”。但这处宅院究竟是别人赠予,还是他家租住,一直存在争议。
许多书籍与网站都说,这宅院是福建督军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甚至称是李厚基奉严复学生、海军总长刘冠雄之托买下赠予严复养老。但这些说法多为传闻,缺乏当时文献佐证。严复与李厚基虽有通信,但并无深交。
最关键的证据来自严复本人的信件。1920年11月1日,他写给长子严璩的信中说:“吾此次南来,于九月十八安抵朗官巷……刘家已肯受租,三弟每月与以廿元伏,亦无辞也。”这说明:宅院属于刘家,严复一家是租住,月租二十元“台伏票”。
根据严氏后人回忆,1919年严复三子严叔夏与台湾林慕兰成婚,新娘不愿住乡下阳岐,遂在城内郎官巷租屋居住。次年严复回闽养病,入住此处。起初刘家不愿出租,后见严家确有需要才同意。严复在信中说“已肯受租”,正反映这一情形。
关于“郎官巷宅院系严复自建”的说法,也缺乏依据。宅院奠基砖上刻有“同治丁卯年致远堂置用”,建于1867年,严复当时才十三岁。1920年他还写信感叹“吾之积蓄业将告罄”,可见并无能力购房。
严复原本打算晚年在山间筑屋种花度日,“不过山巅小涯数间可居之屋,与数亩空园可供莳蓺而已”,却因病终老于租来的郎官巷住宅。1921年10月27日,他在此去世。
这座房子后来仍为私人所有,1986年福州市有关单位购得使用,1992年被挂牌为“严复故居”,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
由此可知,严复故居并非李厚基或刘冠雄赠予,而是严复家人向刘姓房主按月租用的住所。今天人们所称的“故居”,实为他生前最后租住并辞世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