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特产 一茶茉莉一城香

一茶茉莉一城香

广告位

福州市花为何是茉莉呢?晚清,当茉莉花茶源源不断地从福州港出口时,人们沉浸在芬芳四溢的花茶香中,对茉莉与有福之州的往事,充满了好奇与遐思。

民国前,茉莉的名称有“抹丽”“末利”等,民国时,福州人把茉莉写作“苜莉”。因为茉莉原产于亚热带,约有200个品种。茉莉从哪个国家引进福州的呢?

晋代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与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嵇含认为,茉莉是在西汉时期从大秦即古罗马帝国传入中国。

西汉陆贾的《南越行记》中记载:“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指耶悉茗花、末利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南越之境包括今广东、福建。

南宋福州人郑域《郑松窗诗话》的《茉莉花》诗中记载:“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东汉时,茉莉是印度佛教的四大圣花之一。

《后汉书·郑弘传》记载,东汉建初八年(83年)“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东冶即福州。当时交趾七郡(包括今广东、广西、越南等地)向中央王朝进贡的路线是由海路在福州东冶港登陆,再经陆路转运到京都洛阳。早期来福州的外国人以朝贡使者、商人、宗教徒居多。

以上古籍记载说明茉莉花当年确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古罗马—波斯—天竺—福州。福州早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茉莉花,福州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作为首饰。茉莉花也特别适合福州水土,这里开花的花香最清幽、淡雅、迷人。

福州栽培茉莉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茉莉花素有“花之女王”“人间第一香”的美誉。福州形成茉莉三宝即茉莉花茶、茉莉花膏、茉莉花水。福州被誉为“中国茉莉之都”。那么,茉莉花茶究竟是如何从福州走向世界的呢?

茉莉花含挥发油,早在宋朝已被运用。福州茉莉花茶的产生,启蒙于蔡襄,成就于柯述。宋时,福州地区已广泛栽培茉莉,面积甚大。北宋名臣、茶学家蔡襄所著的《茶录》记载,以茶吸取各种香气制茶,又有“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团团末利丛,繁香暑中拆”的诗赞美。末利即茉莉。

北宋两次任福州知州的柯述受蔡襄《茶录》的影响,在蔡襄发展贡茶基础上,亲自负责福州茶叶的监制,加大福州茶叶加工技艺的创新,开创了福建花茶的新品种。柯述在福州经过多方尝试,研制了数十种香茶,根据不同品种的茶坯,推广不同的花茶品种。在柯述的推动与倡导下,福州茉莉花茶作为闽茶的新品种得到迅速发展,也致使福州各地普遍种植茉莉花。

南宋,福州茉莉花茶有了飞跃的发展。金代赵希鹄所撰《调燮类编》详细记述了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根据形状的不同,珍珠状的著名品种有“龙团珠茉莉花茶”,针状的著名品种有“银针茉莉花茶”。明代,福州茶人对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明《茗谭》记载:“闽人多以茉莉之属,浸水瀹茶”。《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州产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又叫“熏花茶”“窨花茶”“香片”等。现代福州人说的花茶,专指茉莉花茶。

近代,福州生产的花茶品种多,而茉莉最佳,因花香浓郁。全国所产茉莉的城市中,福州茉莉产区最广,主要集中在仓山区白湖、城门、上渡和下渡区域、南门外水部门、上街侯官村、厚美村、西门浦口新洲、井门外、汤门外、北门外莲花峰、西门凤冈、洪塘、淮安、南门外洪山下、甘蔗、中房等。其中白湖的产量最大,年产2410担,占全市茉莉花茶产量的百分之十九。若以土地肥沃看,距离福州城较近所产之花品质最佳。

白湖、城门的茉莉花的品质最优,因这里与市区的茉莉花茶厂最近。午后采摘的花香较浓厚,鲜花送到茶厂时,花朵正在含苞,恰能配合熏花时间,故价值较贵。

当时福州每亩地栽茉莉花约一千八百株,每年可摘花二百斤左右,每担成本大约九十元。因天时世变,花景盛时,每担花价涨至百元,花景衰弱时,每担花价跌至十元左右。近代,珠兰花因气味清新如茉莉,是窨制茉莉的重要配花。窨制茉莉花之前,先用珠兰做底,因此珠兰的产量也比较大,主要以凤岗(今仓山区金山街道)、上街镇、侯官村最多。每年珠兰花产万余担。

民国时期,水稻亩产量不及茉莉花茶亩产量。种植茉莉花的丰厚回报,让福州当地农民纷纷种植茉莉。福州的闽江两岸,闽侯、长乐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的茉莉花园。新中国成立后,茉莉花依然是这些地方花农的重要产业。“闽江两岸茉莉香”远近闻名。每到夏季茉莉花全盛的大暑天,每天午后,仓山区城门到市区的路上,只见各乡花农陆续挑花入市。他们或肩挑,或手推车,茉莉花一担担、一车车地往城里赶,路上充满了茉莉之清香,榕城宛若“茉莉花海”。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