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学与艺术 福州的四季

福州的四季

广告位

林敏

寒来暑往,四季转换。但在福州,季节错位的现象却时常发生。

“季节不饶人,种田赶时分。”春天一到,农人观察着大自然中最有灵性的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对照谚语俗语,便能适时耕作,从不贻误。

梅雨过后,夏仗着蝉鸣蛙鼓的声势,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霸占了福州大地,吟唱一首最深情、最有热度的情诗。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声名远播,成了华夏几大火炉城市之一,让人怀疑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今到此一游,把火星给扯落下了。

好在古榕如盖,如朵朵绿云,覆住了宽街窄巷,覆住了前庭后院。烈日下拣榕荫多处走,融入浓浓的绿色,腋下似乎就生了风。福州老人多闲逸,早晚于榕荫下设一棋局,边摇着蒲扇边杀过“楚河汉界”,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还有“左鼓右旗,玉带横腰”。玉带般的闽江水穿城而过,潺流不息,汇入东海,而带着咸腥气的海风则不时地从闽江口吹进城来,湿润了空气,也湿润了人心。真到了热不可耐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也会来给酷暑解围。悠悠夏日长,最美不过山中避暑享清凉。“三面环山,中有三山”的福州城无山不奇,无山不秀,若是在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去美誉“全闽二绝”的鼓山、旗山度假,实乃盛夏里的一件妙事。

热情洋溢的夏,生机勃勃的夏,岂肯轻易让位?夏恋着不走,自然严重影响了秋的上场。“红衣不耐秋,落尽生成愁”,大小公园的荷花敏感且多情,带着千古“秋恨”,在秋风中眼见着一天天地枯瘦了。而满城的翠叶繁枝、似锦繁花却是夏的忠实粉丝,怎么也策反不了。

霜降节气来临,蛮不讲理的夏热依然没有退场的意思,无奈的秋只好请雨出面调停。雨是四季的和事佬,它欣然接受使命,一改夏季时的暴躁脾气,变得缠绵而冷静。秋雨在人们熟睡时奏着悦耳的小夜曲,成功劝退了夏。淅淅沥沥的夜雨过后,气温骤然下降。“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记得添衣裳……”在人们相互关切的问候声中,秋终于在福州登场了!

怠慢了秋的福州人,其实并非真的无情无趣。在深秋里,在西湖公园,人们会用一场盛大的菊展,向秋做一次深情的告白。喜欢“锦上添花”的异木棉花开倾城,灿若云霞。好摄的文青,免不了要到烟台山石厝教堂那株“银杏王”打卡。秋,终于在即将离去时,在福州人的朋友圈里风光了一回!

秋,来得仓促,也走得拖沓。立冬过后,常有天气回暖如秋的时候,还随处可见秋花烂漫,但人们已不再留恋秋了,而称之为“暖冬”。是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深感时间的紧迫了,往前看,向前冲,好年景就在前方,谁还愿意往后看呢?

入冬了,山依旧青黛,水依旧碧绿。晴日里,天空依旧是澄澈鲜明的“福州蓝”,但早晚气温明显下降了。除非冷空气突然临场,厚棉袄厚羽绒服是不轻易穿的,因为太阳一出天气就暖和了。太阳暖暖地照着,让人大白天也会生出几许春困来。如此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会让一些性急的果树以为花期到了,迫不及待地绽放几枝,或红或白,或淡或浓,美则美矣,美了摄影师,却苦了郊区的老果农。

冬至过后,若有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伴着小雨一拨拨地南下,福州的阴冷潮湿会让人瑟瑟发抖,会令初来乍到的北方人不习惯。每当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下雪便成了人们心中共同的企盼。高洁又高傲的雪一般只下在福州的高山上,需驱车,需跋涉,才能一睹为快,因此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与知己好友围炉夜话的浪漫,只能在唐诗宋词里回味了。

光阴不居,时节如流。当林阳寺的梅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永泰的青梅花漫山遍野的时候,福州多姿多彩的春天又到了!木棉絮、花针似的绵绵春雨飘洒在三坊七巷的黛瓦翘檐上,飘洒在上下杭的古厝店坊上,走过青石板路,走上古石桥,走进雨巷,你就仿若走进一幅墨迹未干的山水画。在这画卷上,古韵悠悠,你可以触摸到那久远了的岁月……

待到芳菲四月,春色如烟,福州却见落叶缤纷,“满城尽带黄金甲”。错位的季节,一半盎然,一半凋零,构成了福州春天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人打趣说:“福州的天气从不按规矩出牌!”有人赞叹道:“福州独得老天爷恩宠,温热清朗,真是有福之州!”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