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民风民俗 福州茉莉乡俗

福州茉莉乡俗

广告位

每年清明前,花乡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先是将冬天搭架覆盖在茉莉上防霜冻的稻草掀开。修剪老枝的同时用手工撕去部分绿叶。福州的茉莉有高株和矮株两种,高的是祖先留下在福州生长传搐了千年的品种,它绿叶大而密,花开时显单瓣花型,为福州特有品种。

矮种茉莉是20世纪40年代末从台湾引进的开复瓣花的品种。因它产量较高而受到欢迎,到50年代它已基本上替代了高株品种。修枝并除去老叶,整地施肥,端午前后茉莉开始露出白色花蕾。农妇们高兴地开始准备竹篓等工具收获鲜花,孩子们却犯愁了,每年采摘茉莉的辛苦,让他们偷偷拿出竹鞭,乘大人不在时“消灭”花蕾。这往往会召来大人的打骂。

开采了。每天早起擦着睡眼用麻绳在腰上系上竹篓,吃早饭上学之前每个孩子的任务是采摘4篓的茉莉,每篓一斤四小两,按每斤十六两计算4篓正好5斤。上学前的早餐较平时会多出一块芋粿和烰蛎饼。中午放学归来,午餐前还要完成2篓的任务。这些采摘的茉莉花蕾都会被平铺在家中的竹箩上凉着,等待下午送收购站,如果花蕾堆放在一起会发热,花会提前开放而失去芳香。

小孩们也有高兴的时侯,下午放学总会抢先提篓赶到田园去采摘大人们漏采的“当日花蕾”。因为茉莉花蕾可分为“过时花”、“当日花”和“明日花”,依据花的白色还是米黄色可以区分。大人漏采的“当日花”被孩子采了送去收购,那钱是归孩子所有,很合理所以也很积极。

收购站在村里,收购的花蕾也会被平铺在巨大的竹箩中,傍晚,会有几个壮年男子汉将装在白布袋中的茉莉花蕾用二十八英寸自行车一路呼喊着沿城市南北干线狂奔去仓山海关埕,争分夺秒地送花到茶厂。神奇的茉莉晚上八点要开花吐香了。

有趣的是,茉莉开花大约以十天为一周期。从花朵盛开的那天算起,连续采二三天之后,花朵开始稀疏,十天之后,又会出现开花结蕾的旺盛期,花农称周期为“水”。“茉莉花赶头水”的民谚说的是:每个周期开花的第一天采的花是最旺最香的茉莉花,并被福州人引深为“赶时髦”的代名词。

中秋吃过月饼,茉莉花渐渐稀疏了。农户们收获了秋禾,将稻草晒干又要给茉莉搭防霜的棚子了。太老的茉莉花要连根拔起,在田园里苗圃中扦插新枝。寄明年以新的希望。

孩子长大一岁了,过年的时侯大人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压去鬼怪的“祟”明年会更平安。然而,你见过大人小孩全家人给农具、家庭用具发压岁钱吗?

福州郊区茉莉之乡,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大人们比圣诞老人更风光地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不多,每个孩子十几万元到二三十万元,很少会超过一百万,这么多?别急,那时候一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一分钱。此时,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口祝小孩平安、长大。

给人发放压岁钱之后,家中最长者比如奶奶便带领孩子们开始一种神奇的仪式,给家庭用具和农具拜年,因为家具、农具也长大一岁了。

奶奶准备了钱纸和“棋盘膜”当”压岁钱”,最先拜的往往是家里的谷仓和谷缸,看来它俩在家具农具中的地位最高。让大小孩将“压岁钱”夹在谷仓的板缝中压在谷缸的木盖子下,然后退后几步列队站立,孩子们在老人的口令指挥下说:“平安!顺利!发财!”然后老人会模拟米仓、谷缸的口气应答:“齐发、齐发!”如此这般,先后给犁、耙、风车(煽谷子的木机械)、谷楻(打谷子的木楻)、棕狮(福州人对蓑衣的称呼)、箩秤(用以秤箩筐的巨秤)等大小农具用品一一发放了”压岁钱”。有些地方还会给它们贴上红纸片,以讨吉利。

孩子们在游戏中长大,知道农具、家具在农耕时代对农户的重要性。如果说立春的“鞭春牛”是官府劝耕行为,那么,给农具发“压岁钱”便是农户家庭的劝耕行为如,今已不再延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