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其交节日期在公历每年的 4月5日前后, 自太阳到达黄经 15°时开始。 农历书中曰: “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乙为清明, 时万物洁显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齐, 故名也。”
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祭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有闽诗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诗句既幽默、诙谐,又道出了福州人为什么称清明扫墓为“压纸”的缘故。
压纸时一般纸钱是三张一叠。长房子孙多压左侧,次房子孙多压右侧。清明扫墓与踏青春游相随。由于山高路远就要自携酒菜,谓之“墓前饮”。福州人扫墓往往兄弟姐妹数家约好一起去给故去的亲人扫墓,这一天常常也是过年后的第一次的家族聚会。
福州清明多雨,正应了杜牧诗的意境“清明时节雨纷纷”。民谚“清明啼嘛节”,山上哭声起伏,闻之断魂。读来令人心伤肠断。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不仅有折松枝,还有折柳和插柳的习俗。这些习俗共同之处就是暗含讨吉利。
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菠菠粿又叫清明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捣烂压成青绿色的汁,渗入糯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红豆、绿豆或萝卜丝为馅捏制而成的。正宗的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的汁做成的,而菠菠菜也有清热的药用价值。
俗谚曰: “清明断雪, 谷雨断霜。” 清明时节, 气候逐渐转暖,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天气清澈明朗, 冰雪消融, 草木萌发, 桃李初绽, 万物欣欣向荣, 清洁明净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 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到处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此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 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 人们宜多到户外运动, 如晨运、 登山、 踏青、 郊游等, 而且宜加大运动量。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 气候潮湿, 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而晴雨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 患上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 (如白喉、 猩红热、 百日咳、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脑膜炎等) 的多发季节, 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增减衣服, 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 尤其要注意防止 “病从口入” 。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 (如关节炎、 哮喘、 精神病等) 易复发之时, 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发物” 。所谓 “发物” , 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 发毒助火助邪之品, 如海鱼、 海虾、 海蟹、 咸菜、 竹笋、 毛笋、 羊肉、 公鸡等。
同时, 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品, 如荠菜, 益肝和中; 菠菜, 利五脏、 通血脉; 山药, 健脾补肺; 淡菜, 益阴, 可滋水涵木。宜饮 “明前茶” , 以起到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 提神醒脑的作用。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 肝属木, 木生火, 火为心, 而心脏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 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 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 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 选择动作柔和、 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肥胖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甜食, 限制热量摄入, 多食瓜果蔬菜; 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 相应增加钾的摄入。
这一节气宜服用的养生汤品菜肴有红萝卜竹蔗水、枸杞猪肝粥、 胡椒煲猪肚、 川芎白芷炖鱼头、 韭菜滚狗肚鱼、 鲜土茯苓煲猪展、 咸菜滚黄沙蚬、 猫爪草煲猪瘦肉、 桑椹薏米炖白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