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长乐进士村——二刘村

长乐进士村——二刘村

广告位

在福州长乐,有一个古老的村庄,曾留下朱熹与郑和共同的足迹,这里有一处景点既以朱子名号命名,又以朱子学生之姓命名,还曾以郑和小名来命名,这就是二刘村。

二刘村倚山面海,自古农耕与海耕文化并重,是中国滨海族群经略海洋的典型代表。九百多年前,刘氏从河南彭城入闽,迁凤岗后移居于此。宋乾道年间,著名理学家朱熹到这里讲学,乡人刘砥、刘砺从学之,并同登进士榜,一时蜚声儒林,村子也因此得名。而朱熹在此讲学的历史,造就了二刘村一处最为著名的文化景观——晦翁岩。

从长乐的滨海大道到潭头镇,一路蓝天碧海,白浪逐沙。但进入潭头的二刘村,却是另一派风光。沿山路上至晦翁岩,所见皆山中秀色。因林木茂密,奇岩嵯峨,又同样曾有朱熹寓居讲学于此,以晦翁岩为中心的这个景区还得享“长乐小武夷”的美誉,被赞为“吴航城外晦翁岩,虎踞龙蹯景最奇”。

晦翁岩位于二刘村的龙峰山上,它本名“龙峰岩”。宋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为避伪学之禁寓居于此。因朱熹号晦翁,所以龙峰岩得名“晦翁岩”。朱熹于此讲学期间,二刘村有神童兄弟刘砥、刘砺,同拜朱熹为师。后来11岁的刘砥和9岁的刘砺,同登宋乾道二年童子科进士,名声大噪,乡间又将二人读书的龙峰岩称为“二刘岩”。

明永乐年间,郑和率舟师下西洋,在长乐泊船候风期间,他登临龙峰山,并出资修葺龙峰书院。因此,龙峰岩又再得一名为“三宝岩”(郑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如此“四岩一体”,至今数百年,此处已成为了集朱子文化、郑和航海文化、长乐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晦翁岩景区内,百年以上老树比比皆是,有数十棵古木树龄超过千年,而红榕、油杉、罗汉松、红枫等名贵树木则有数百种。参天古木与奇岩峭壁共同构成了晦翁岩景区的自然景观,摩崖石刻和名胜古迹则沉淀为景区的文化内涵。

晦翁岩的摩崖石刻丰富多彩,宋、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均有,正、行、草、隶诸体俱存。可以说,这就是一处小型的、关于摩崖石刻的艺术长廊。龙峰六景之一的“朱刘讲席”,是理学宗师朱熹在长乐的文化遗迹中最重要的一处。

二刘村之所以可以成为历史文化名村,所凭仗的当然不仅仅是一处晦翁岩。二刘村中有桥、有坊、有亭、有井、有书斋,有深藏故事的古厝,有彰显文风的旗杆碣……可谓胜迹遍布。

建于宋时的云龙桥,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乡贤刘震所造。这座石桥不仅造福了当时的百姓,尔后数百年间屡次修缮,始终承担着交通要道的重任。刘震乐善好施,一人竟在村内捐建了三座桥、七口井,多口古井至今仍为乡人洗衣汲水所用。

过云龙桥入村,便是建于康熙年间的先贤坊。话说宋时“筹峰四代出五贤”(二刘古称筹峰),正是“五子登科”:闽中知名学者刘嘉誉,其子刘世南,孙刘砥、刘砺,曾孙刘子玠(刘砥子),个个贤达。先贤坊正是为纪念他们而设。牌坊上不仅列着五位先贤的名字,还记载了他们师从何人。把师生关系刻入牌坊,这是很罕见的,由此可见二刘村向来尊崇师道,重视教育。

二刘村的狭窄古巷里因此深藏多处书斋。这里自古士子众多,由宋至清,二刘村走出了76名进士,其中宋代就有43人。仅一处名为溪东亭的书斋,就出了7位进士。而贤人荣归故里,必起梁造厝,千百年来二刘村留下众多古厝。在这些古厝前,我们大多可以找到旗杆碣。

村民介绍说,在明清时期,只要有人考取科举功名,朝廷都会根据级别赐一杆旗,族人因此在祖厅门前树立相应的旗杆碣,以插上旗帜彰显荣耀。如果一座祖厅门前旗杆碣众多,则说明这个家族的子弟人才辈出。岁月流逝,尽管有不少旗杆碣已被损毁或挪作他用,但如今村中仍树立着的旗杆碣还有几十对。这是二刘村自古文风昌盛的体现。

二刘村中古厝现以清进士刘成杰故居最为壮观。刘成杰故居原建有并排的六扇五大厝五座,除一座倾颓,其余四座完好。经长乐市古建保护部门调查,认为此古厝群为长乐唯一,厝、路、埕、井、旗杆碣等均保存完整。而始建于宋淳熙年间的“刘氏大宗祠”,系全国刘姓少有的大宗祠之一,也具人文价值。

九百多年来,二刘村刘姓宗族子孙繁衍,瓜瓞绵延,已播迁至一百多个乡村,成为长乐乃至八闽刘氏重要的发源地。不仅如此,二刘村还有一段中日海上丝路的佳话。

在万历年间,筹峰境书生刘一水沿海上丝路从长乐到了日本长崎,成为唐通事,在日本娶妻生子,一整个家族后来成为传授唐音汉语的权威。为了铭记刘姓祖籍地彭城,刘一水将“彭城”作为自家姓氏,他的儿子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汉语翻译家彭城宣义。

现在的二刘村共有950户,3200多的人口,其中大半的人在外经商办企业,旅居海外的就有800多人,是一处典型的侨乡。在向村中寻访“刘氏大宗祠”的路上,记者一行如同走入旧时光:村中许多老屋仍保留着清代、民国等时期的风貌。石板古道落叶零仃,龙须沟流水潺潺,屋舍间燕语呢喃。宗祠前有两口古井,名曰“龙泉双井”,是不是很霸气?对面一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供销社,仍在售卖一些小镜子、白炽灯泡等在城市已然消失的小物件……时间在二刘村仿佛有数次的“暂停”和“回放”。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