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思儿亭与戚将军

思儿亭与戚将军

广告位

亭者,停留也。

对于每日行色匆匆的你来说,有多久没在福州城内的公园、桥头、渡口,甚至古厝内的凉亭中暂歇了?

在古时,这一座座小巧的亭子是行旅之人解暑纳凉、闲看风景之处,是许多文人骚客心中的无边风月,当然,也有许多故事在这有顶无墙的小亭子下发生……

在福州众多亭子中,一座位于城北的亭子——思儿亭,显得尤为特殊。

这座位于省体育中心附近国色天香小区里的亭子,从外形而言,平平无奇,但它的来历却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

从以它命名的思儿亭高架桥、思儿亭路,便可知其在许多福州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明代时期,倭寇常侵扰福建沿海,戚继光奉命率戚家军前来围剿,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之所以能屡建奇功,除了戚继光指挥才能杰出外,戚家军军纪严明、军令如山也是重要原因。

战前,戚继光曾下令:面对倭寇,只许进不可退,谁敢迟疑反顾,格杀勿论!

相传,戚继光的儿子戚印率军追杀逃敌至福州北门时,忽遇茫茫大雾。怕中了敌人埋伏,戚印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自己骑着快马返回到父亲营帐报告情况。

戚继光见儿子一人折回,误了战机,怒不可遏,不顾众将求情,下令把儿子推出斩首。

戚继光大义凛然地对众将说道:“戚家军若置军法而不顾,为赦免儿子而徇私轻法,以后军令难行,平寇大业将何完成?”

听罢,三军为之肃然一震,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因而大获全胜。

戚继光凯旋后,非常思念儿子,在一座石桥边悲恻泪下。老百姓便在当地修了一个亭子,取名“思儿亭”。

后来,又因百姓哭祭戚公子的情景实为惨恻,思儿亭旁的无名桥也被命名为惨恻桥。

传说如此,但后人未从史实中找到“戚继光斩子”的依据。不过这段传奇的故事也成为折子戏里常常提到的一段,戚公的凛然正气和抗倭功绩也在百姓中代代相传。

日月如流,寒来暑往。如今的思儿亭,历经了重建、迁移,隐藏在闹市中,掩映在绿植旁,老人围坐其间,和思儿亭一起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