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原洪山桥码头的接官亭是清朝政府为各地官员来闽而设,官员在洪山桥上岸后,先到接官亭稍事休息,然后进城。
2013年,在洪山桥街洪山桥旧址附近重建的接官亭是木质结构,仿原接官亭。基座的浮雕《清洪桥接官场景图》再现了当时接官的情景。
关于它,有一个故事。相传明朝奸相严嵩,权高势重,欺君罔上,紊乱朝纲。海瑞上奏严嵩十条大罪,逼使严嵩辞驾回归。海瑞又故意向严嵩进言,说福州有个西院院长空缺,可以日进斗金。严嵩听了,喜形于色,奏请皇上前往接任。谁知,船到福州,来到接官亭,却见来迎接的都是麻风病人,原来,所谓西院就是麻风病院。严嵩一气之下,撞死在接官亭。
福州西洪路东头,老人叫这西门,西门兜。早年的早年,官员从洪山桥接官亭上岸从这条老路进城到官衙。评话有唱地名段子:鼓楼前过渡鸡口西峰里善化坊余府巷出西门。柴巷陆庄大王里,打铁桥,老鸦壑,将军山,祭酒岭,长春铺,直到洪山桥。吃光饼,看桥亭,看水市,登船向水口……直唱到延平府。
在西洪路的原“接官亭”和“浙江会馆”之间的一条里弄,叫鸡角弄。它的名字也有来历。接官亭的门口插有一面清三角形黄龙旗子,旗角正对着弄口,因此称“旗角弄”,时间久了,讹传为“鸡角弄”。民国期间,“接官亭”曾改为“警察分驻所”,解放后为“福州乳品厂”,今改建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鸡角弄”很偏僻。它的后面就是一大片的山坡地,清朝时作为刑场,有小庙称“无嗣坛”和圆形的石墓叫“万人坑”,阴森可畏。有诗曰:“伤心地名鸡角弄,几多哀思几徘徊。”民国期间,有许多革命烈士在这里英勇牺牲。解放后被福州人民称为“福州的雨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