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非遗·手艺 邱氏黄酒酿造技艺

邱氏黄酒酿造技艺

广告位

屏南山清水秀,奇峰飞泉,平均海拔800多米,丘陵梯田稻作传统悠久,所种植糯谷生长期长,米质优,适于酿造上乘黄酒,被授予“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称号。屏南红粬黄酒酿造技艺被福建省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屏南玉洋邱氏家族红粬黄酒酿造技艺始于明万历十九年,创始人邱康添在玉洋村建造粬埕制粬,自办家庭作坊酿造红粬黄酒,销往十里八乡。邱允滔师承于父亲邱光晴,为邱氏家族红粬黄酒酿造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传承古法酿造技艺生产红粬与黄酒。

邱氏制作红粬的主要原料选用:辰时泉水、手工粬种、陈年粬醋和高山晚米;工艺流程有浸米、蒸饭、摊凉接种、入粬房、出粬等五道古法。

酿造一坛好酒,离不开好的原料。在每年开酿时,首先要焚香祭拜惠泽龙王、谷神和酒神,以祈求“坛坛醇香、口口入怀”。

酿酒选用的主要原料可以概括为“粮肉粬骨水血”六个字,即,辰时泉水、自产红粬和高山糯米。工艺流程有九道古法,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丝毫不得马虎。

一是取水,取之于地球之肾、高山湿地天湖顶的山泉水。水为酒之血,谓之“水血”,须取清澈甘冽的辰时泉水。二是浸米,先浸后淘,一晚最佳。注意“宜淘不宜搓”,防止养分流失。米为酒之肉,谓之“粮肉”。三是蒸饭,要均匀熟透,疏松而不夹心。采用杉木饭蒸蒸饭,所蒸出的饭有木质清香,将饭倒入竹斗腔摊凉,凉至常温。

四是下坛,按一水二粬三饭的顺序下坛。水先下坛,再下红粬,粬是点水成酒之“妙笔”,即粬为酒之骨也!谓之“粬骨”,最后将饭下坛。五是发酵,采用自然发酵,通过开耙技术进行控温。春酿桃花酒,冬酿日至酒,发酵与温度和环境密切相关,掌握好酿酒时机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六是榨酒,先用酒篓从坛中取酒,再取出坛中醪糟,用榨桶或榨床压榨,榨床取酒得辅以手力方能均匀榨干。

七是品酒,观色、闻香、尝味为品酒之要。新酒清澈,呈橙红色;红粬香浓,香中带辛;口味稍淡,略有鲜味;比之陈酒稍显粗糙,却也独特诱人。八是煴酒,酒入坛后,用粽叶、黏土和谷壳封坛口,将酒坛放入煴酒埕,巧燃谷壳成烟,做到微火无焰,还得精确把握火候,严格控制酒体温度。九是封藏,把煴过的黄酒藏入阴凉、通风、干燥的酒窖储存。

宗风虽远,技艺绵长。燃起一炷香,摆上三杯茶,供上五盏酒,在那一缕袅袅香烟中,邱允滔又将他的祖传技艺传给了新一代传承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