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塔节在闽东一带已有传承百年,是福州传来的中秋礼俗,目前全台湾仅存在马祖铁板村,故以铁板社区每年举办的烧塔活动最具代表性,每年依旧于中秋节持续烧塔节的传统。
早期马祖各村均有烧塔活动,塔的高度约为1到3米不等,大多利用碎瓦片砌成。 而较高的塔则是用砖块搭建,约占塔高的1/4,其余再用瓦片叠砌,塔的顶端会留一个缺口,是用来投放燃料,将废弃物于中秋烧塔时烧毁,表示除旧布新、圆圆满满之意。 燃料有木、竹、谷壳等,还会泼洒松香粉助燃,有时还加上盐巴作为烟火效果,场面相当壮观。
在马祖,因为一些原因烧塔曾被禁止,百年历史的烧塔节因而消失近五十年,几乎被岛民遗忘。 直到军管结束后,东引乡公所曾经于1998年中秋节,举办”假日文化广场民俗活动–烧塔”,由乐华、中柳两村进行比赛,烧塔习俗才在马祖重新获得传承。
目前在马祖铁板社区,每年都会举办中秋烧塔活动,希望让后生晚辈了解,早年因为物资缺乏,棺材板、茅厕板之类的器具不能当柴火烧。 当这些东西废弃不用时,就选在中秋烧塔时烧毁,表示惜福、尊敬,并有除旧送厄之意。 现代虽然没有这类古早废弃物,但是在生活压力下,人们内心却充满梦魇和阴影,因此,当地社区协会设计”除秽卡”,让人们写下恐惧,透过塔的燃烧而远离,进而充满勇气面对未来。
比赛烧塔的规例,是要把塔烧得全座红透,就是胜利者,火不够兴旺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为负,胜利者能得到彩旗、奖金或奖品。 铁板烧塔节据说是个从元朝末年就留下来的传统,当时为了驱除蒙古人,设定在中秋时分,以烧塔为信起义,后来慢慢流传下来,反而形成一个象征把过去不吉祥的事物烧去,带有除旧布新的传统习俗。
一年一度的铁板中秋烧塔祈福活动,都会吸引众多移居各村的铁板儿女返家参加,甚至不少旅台乡亲也专程返马共襄盛举。 晚间吉时一到,由县长、议长、立委、乡长、村长和天后宫庙管会主委等人,共同点燃火炬及砖塔,顿时火光冲天,砖塔越烧越旺;随后并举行多项趣味竞赛及摸彩等活动,村民们在熊熊火光,一片欢笑声中,共度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