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观察第里的桃源池

观察第里的桃源池

广告位

长乐城区有一座著名的古官宅“观察第”,早年大门前有个私家花园,大数亩,名曰“桃源园”。园中有一口池塘叫“桃源池”,池水与文洽浦相通。这“桃源池”也称“聚宝池”,还有个传说故事。

相传,明天启年间,“观察第”主人陈见庵的后裔陈巧奇,为使陈家花园更具观赏性,便在“桃源池”中放养四只白鹅,每当客人来访,必带到池畔亭子上观鹅赏景,好不惬意。可是没多久,陈巧奇却挂起了“谢绝参观”的牌子,为什么呢?

原来园中出了件奇事:一日,巧奇之妻到“桃源池”给白鹅喂食,好一阵不见白鹅影子,心正疑惑,却见四只白鹅突然都从水中钻出,每一只口中都叼着一块银绽,见主人立于池畔,竟不约而同、兴高采烈地扑打着翅膀来到主人面前,伸长脖子献上银锭。之后,三天两头,白鹅总从池中叼来银子,陈巧奇担心“天机漏泄”,就不让外人进园了。

那么“桃源池”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呢?

据说这是因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至六月,长乐曾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倭乱。时南北乡遭受倭寇扰乱竟达三个多月之久,无论平原、山村,无不被洗劫一空。《长乐县志》记载,其中四月廿六至廿九日,倭夷日夜攻打长乐城区,幸好赣州守备率兵来救,枪击伤贼寇百余人,倭夷才退出长乐。

那倭寇攻城期间,城中富商豪绅等有钱人家,因怕城破惨遭掠夺,纷纷都把金银财宝、贵重物品藏起来。所谓“七缸八缺,埋在虎埕当中”的谚语就来源于此。由于当时倭乱不止长乐一地,福州城外、闽县、福清、连江等地也惨遭蹂躏,因此长乐的城外闾里及闽县、福清、连江附近居民,避贼入城者不计其数,以致蒸染成疫。倭夷退后,每天从四城门抬出的棺材竟有百具。而这死者之中,自不乏有钱人,他们突然死去,先前所藏的财物也就成了谜。据说这“桃源园”,本是城内一位钱姓富豪,那时因见情势危急,连夜把家中银子偷偷抛入池中,不料钱家人都在瘟疫中遭不幸罹难,所以银子也就留在池中了。不久,陈见庵就得到了这座园子,自然也包括这口“聚宝池”了。

据称那四只白鹅,前后足足为他叼起数千两银子。后来有人得知此事,便偷偷地到池中寻找,也多有所得,故“桃源池”便有了“聚宝池”的雅号。现池已填,盖起了高楼,说不定那地下还存着不少银子哩!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