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凤凰山东南麓,有一座寺叫三峰寺,因正对着远方三座山峰而得名。寺院依山而建,坐北向南,掩映在茂密的竹林间,环境清幽。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传说寺里有一位僧人,每日在三峰寺前溪涧的大石上参禅打坐。溪涧与三峰寺仅隔数十米,他打坐的地方两岸皆悬崖峭壁,岸边古树参天,藤蔓缠绕,溪涧中怪石嵯峨,水流湍急。溪中岩石形成三层阶梯,有30多米的落差,淙淙的溪水化为三叠连续的瀑布。僧人打坐时,总是神态庄严、岿然不动,在周围峭壁急流的衬托下更显得超凡出尘,宛如神佛。
后来,有一天这位僧人飘然远去,不知所终,僧人被传为神人,他曾经打坐过的大石和树木却仿佛因此沾染了灵性,让此地的人们世代顶礼膜拜。后来,信徒们就在高僧打坐的地方,依势而建此桥。传说的神秘色彩,也给这座古桥增添了几分空灵幽静的色彩,让人心生向往。
桥由条石纵横垒砌而成,桥墩建于岸边岩石之上。桥全长11.3米,桥面宽3.35米,桥面厚度却仅有0.35米,净跨9米。半圆形的石拱与桥下天然的半圆形溪涧连接,构成一轮圆月,寄托一种圆满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溪水在桥下冲泻而出,在水流的冲击下,打出“咚咚”的响鼓声,里人因故称这座桥为鼓响桥。“鼓响桥上听鼓响,三峰寺内看三峰。”也成为这里的风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