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南通镇孙厝里

南通镇孙厝里

广告位

南通镇孙家大院兴建于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它布局严谨,建筑工艺精湛它隐于古村,在闹市中云淡风轻。

孙家老宅大门的门罩为双轩顶,孙家老宅主座前两进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第一进的厅堂为主厅,屏门上方额书“孙厝里”,这是孙家老宅的俗称。主座前后三个天井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老宅坐北朝南,宅前石埕面积约280平方米,均由宽大的花岗石条铺成。据居住在这里的孙氏后人介绍,亲自设计、建造此房的始祖叫孙拱治,在清朝道光年间曾任直隶州知府,后来从商,经营木材生意,因为生意做得好,积攒了不少财富,于是就买下了这块“宝地”,花重金建起孙家大院。

放眼整座孙家大院,外以砖石为主,内以木料为主,无石不巧刻、无木不精雕。这一方面与当时主流的富贵人家的宅院设计风格有关,另一方面也隐约道出了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孙氏并非普通的人家。

孙家历史上曾名人辈出,深得朝廷器重。孙家先人曾被赐予一块“诰命夫人”的牌匾,牌匾高悬于大厅,可谓风光无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块朝廷御赐的牌匾已遗失不见,倒是老宅旁的一座破败的书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孙氏作为大户人家、重视教育的一丝影子。

为了让子孙得到更好的教育,孙氏家族长辈还特别在这里建造了面积约200平方米的书斋。书斋的墙上开有几何状的石门、石窗。据说书斋南边还有一座小花园,园中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假山、石洞、鱼池、龙桥。书斋中部修有孔圣殿,殿旁建有厢房,为塾师之宿舍。北面即私塾,孙家子弟在此延师受教。遗憾的是,书斋及花园因一次小孩玩火而被烧毁,如今门窗已被封堵,无法入内一探究竟。不过,作为曾经过往的见证,这座书斋虽然变得倾圮,但依旧静静的依偎在老宅的旁边,观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山与水相得益彰,云与天相映成画,风与月相印为诗,人与居所相得其趣。

这座坐落于闽江边上的老宅,岁月斑斓的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鳞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它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只留下一缕温馨的久远任人遐想。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