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南通苏洲桥

南通苏洲桥

广告位

闽都在线

苏洲桥在榕荫桥东北方向,因架设于南港河道之上,连接南通镇苏坂自然村与洲头自然村而得名。此桥建成于民国十八年,为闽侯县境内最早的一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平梁桥。它承载了一个人的无上功德,这个人的名字叫萨镇冰。

事情还得从民国15年(1926年)说起。那年9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入闽,北洋军阀孙传芳系的厦门镇守使兼福 建陆军第1师师长张毅退守漳州。11月30日,张毅率部窜袭福州,兵败后,在闽侯南港、瓜山一带烧杀抢掠,乡民流离失所,走投无路。时已接近古稀之年、刚刚卸去省长职务的海军上将萨镇冰深感悲愤,亲自前往灾区,主持赈灾事宜,并奔波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向海外华侨募捐。

萨镇冰初到灾区时,无住宿处,仅雇一夹板船,停泊江干,居船上数月,惟有一老仆许崇康相伴。嗣后又驻居南港两三年,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修路造桥。当时苏坂村与洲头村之间两岸相隔,往来全靠小舟摆渡,极不方便。而当潮落之时,河中沉积的泥沙露出水面,行船受阻,人们只得涉水过江。为使民众免受涉江之苦,萨镇冰特地主持修建了一座当时最为先进的钢混结构大桥,并取苏坂、洲头两村村名首字,将此桥命名为“苏洲桥”。

苏洲桥桥长约百米,宽5米,三墩四孔,中间是车道,两旁是人行道,桥两侧设护栏。桥正中西侧护栏栏柱上嵌碑一块,上刻萨先生亲书的“苏州桥”三字。桥正中东侧护栏栏柱上同样嵌碑一块,上刻萨先生所题《喜南港苏州桥落成》诗一首:回忆当年病涉时,寒天没胫剧堪悲,桥成今日诸无苦,来往行人险化夷。桥南首西侧建有一座“苏南亭”。亭内三面墙体嵌碑六块,刻有当时福州各界团体、个人及海外华侨等捐款名单,其中有陈季良将军捐大洋两万元的记载。

为感念萨镇冰之德,南港民众还于萨公七十寿辰(公元1928年)之时,在新造的苏州桥北首东侧建了一座圆顶八角的“萨公长寿亭”。此外,南港民众还把萨公的生辰之日(旧历二月廿六)称为“长寿节”(又称“省长诞”),年年加以庆祝。亭内正中圆形底座之上树有六角形碑体,正面镌刻“萨公长寿亭”五字,其余五面为《萨公长寿亭记》碑文。

萨公长寿亭碑”碑石于2003年由洲头村旅美华侨黄永本先生捐资重立。现“萨公长寿亭”五字由时任闽侯县文物局局长曾江先生书写,重刻的《萨公长寿亭记》根据的是原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郑丽生所钞存的碑文,个别文字与萨本珪先生所录的碑文有所不同。萨公长寿亭前的桥栏栏柱上也嵌有碑石一块:鼎銘萨公本造福孤兒之心造福南港。今年公壽七十有一,謹樹“萬家生佛”一碑附長壽亭以銘不朽。己巳仲春福建孤兒院敬立。(萨镇冰字鼎銘;己巳年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尽管没有此碑书者的相关介绍,但仅凭独特的书写风格,某人还是可以信心十足地断定,此碑文字系由郑孝胥所书。)萨镇冰晚年造福无数,民众敬称其为“萨菩萨”,他是当得起“万家生佛”这个赞誉的。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