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民风民俗 梅壶“舅”缘

梅壶“舅”缘

广告位

连江琯头镇壶江村与长乐市梅花镇在血缘上非亲非故,但是两地村民却以“依舅”相称。这就是两地特有的“梅壶舅”文化。

这要从明朝抗倭时说起。记者从连江县旅游局了解到,明嘉靖年间,闽江口是倭寇重点侵扰之地。连江壶江与长乐梅花村民在戚继光领导下,顽强抗倭,结下了生死情义。

有天晚上,倭寇来犯,两村渔民约定以“依舅”作为联络的暗号。当晚,他们共同击退倭寇。从此,两地人互称“依舅”,相沿成习。

上世纪福州沦陷后,敌舰横行江面,壶江岛断粮,梅花乡人冒死送粮,解壶江危难;解放前夕,有不轨者骚扰梅花,壶江乡民得悉,连夜召集几百强壮乡丁驾舟驰援,使梅花化险为夷。

解放后,新一代的梅壶人备加珍惜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传统友谊。两乡渔船在海上作业时,相互照应,资源共享,有难必帮,亲如一家,从未发生过海上作业纠纷。即使在生产中两船相碰、两网相绞,只要道一句“依舅”,再大的事情都可化解。

特别是近20年来,两地友谊不断升温。有一次,壶江渔船在海上作业时,机器发生故障,无法返航。梅花渔业信息站接到呼叫信号后,十几艘渔船赶往现场,救回遇险渔船及船上渔民。

前年台风袭击我市时,梅花的一艘铁壳船来不及回港,被狂风抛上岸,船体严重受损。壶江村民得知后,不顾半夜风大浪急,带着拖具把搁浅船只拖回船厂修理。

现在,每年重大节日,两地老人会都组织互访。规模最大的是2002年春节,壶江村4000多位村民中有1100多人到梅花过春节,梅花百姓腾出最好的房间,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远方来的朋友,并举行声势浩大的“接亲”踩街活动。

3000多名男女,以依舅、外甥女的身份在梅花镇吃住玩三天。梅花依舅以最高的礼仪招待壶江依舅,梅花镇所属的梅东、梅西、梅南、梅北、梅城、梅新等6村,家家敞开大门喜迎宾客,共举办了300多桌的酒席。这是中国的一个社会学传奇。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